第168章波浪壮阔的咸阳
新郑,韩王宫,信宫,前殿。
韩王然正在开大朝会,专为公子成蟜而开。
大殿之上,韩王然是第一次看见公子成蟜。
他望着少年的坚毅面庞,对上少年的清明双眸,最后一眼落在少年那一双继承自族妹的丹凤眼,笑道:
“像,真是太像了,好美的娃。”
公子成蟜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有些不悦的模样,认真道:
“小子更希望能被称英俊。
“美这个字,小子总认为形容女子更合适。”
先秦时期,美是通用形容字,嬴成蟜这一回话颇有些鸡蛋里挑骨头。
韩国群臣却没有几人生气,都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公子成蟜,就像在看一个班门弄斧的小辈。
嬴成蟜在天下闯出偌大贤名,声望超过了之前贤名最盛的信陵君魏无忌,列国不少人认定其是君子。
但,列国不包括韩国。
韩国稍微有些许地位的人,都不相信这么一个七岁小娃是个君子。
不,这世上压根就没有君子。
所谓君子,都是装出来的,都是为了谋求物事而做出的伪装罢了。
韩人共识:天下万事万物都是计谋一部分。
比如眼前少年顶撞王上,一定是受人指使,幕后者自有有其用意。
韩王然没有生气,笑的更欢喜了。
竟是走下了王位,然后摸着公子成蟜的小脑袋道:
“好英俊的娃。”
嬴成蟜摆过头,不悦之色更为明显。
他如同大人似的后退一步,微微行礼:
“私下会面,韩王可太失礼了,韩王平时就是如此行事的吗?”
若说前面是挑刺,那这可就是训斥了。
韩王然心有不快,
群臣转首,两两对视,个个眼中都有笑意,全都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本来嬴成蟜对韩国还有些改观。
母亲的阳谋,韩非的忠诚,让他心中对韩国有了一次小更新。
有这么一批人支撑,韩国不但短时间内亡不了,还可能会焕发第二春。
今天,他环顾四周,看着一个个韩国大臣全都坐着椅子当看客,几乎没有人有愤怒、恼火的情绪,他觉得自己白更新了。
赵国国君被辱,群臣还会愤怒呢。
可在韩国,韩国文武根本不知道主辱臣死这回事,好像韩王然被训斥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不,还是有关系的……嬴成蟜看到了几个人眼中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
君臣关系如此恶劣,这样的韩国,是生是死都看临近大国的心情,死期不远。
嬴成蟜怒色上脸,指着屁股像是焊在椅子上的韩国文武:
“君王被责,尔等却无一人站出言语,你们还是韩国的臣工吗?”
群臣很是惊奇,这里面哪有他们还嘴的事?
王上威严下降,管制就会宽松,空出来的权力就会被群臣瓜分。
刚还不舒服的韩王然舒服了,只觉得公子成蟜满身正气!
这些臣子,就该为他这个君王卖命!
公子成蟜一脸恨铁不成钢,看看韩王,又看看韩臣,最后仰天长呼:
“呜呼!韩之君臣之精力,尽在于提防算计,又哪有余力会想到百姓呢?
“郑国如此大贤,治水天下无二。
“韩国却拱手让予秦国,让其去为秦国治水,而不思考本国百姓。
“这样的国家,怎么会长久啊!”
一直相悖的韩国君臣,首次达成了共识。
他们望着公子成蟜,眼底笑意浓得化不开。
原来,公子成蟜的幕后之人不在啊。
没有幕后之人指点,七岁孩子就是七岁孩子,只会做幼稚事蠢事的七岁孩子!
“公子高义,寡人今见圣人也!”韩王然对着嬴成蟜施礼一拜。
群臣起立,拱起双手,对着公子成蟜下拜:
“公子高义,吾等今见圣人也!”
声音轰鸣,像是要震得大殿四分五裂。
“何其伪也!何其伪也!”公子成蟜跳脚大骂:“尔等但凡将心思挪用一点,在民在国,韩国也不会落到今日这般境地!申不害乃强韩者,亦为灭韩者也!”
韩王然憋住笑。
小小竖子,还真当自己是贤人了?
连续坑秦两次,怎敢对韩国国策指手画脚?
韩国群臣中传来三两笑声,若有若无。
没有申不害,韩国当初就不会有劲韩之名,申不害在韩国地位就如同商鞅在秦国地位。
能说出申不害是灭韩者这种话,蠢不可及。
也对,能合纵五国坑害自己国家的人,会和聪明两个字沾边吗?
东海宫。
书写《韩非子》的韩非正写的好好的,毛笔忽然断裂成两截。
韩非一愣,盯着断掉的毛笔茬口,怔怔出神。
[笔乃言志传承之物,无故断之,不祥之兆……]
一念及此,他再没有心情书写。
飘逸如仙的他走出宫,身处团锦簇之中,望着信宫前殿的方向,面容愁苦。
他很担忧他的母国。
仙生俗念,落下凡尘,便是谪仙。
他为了他的母国临尘,可他的王上却对他百般提防。
王上嘴上说着他好生清闲,不知道分担政务,实际上大朝会、小议会都不让其参加。
韩非为王上举荐了不少师兄弟,最显眼者便是其师弟李斯,举荐了不下十次。
至今,韩王然一个都没有接纳。
桃宫。
姬夭夭呵呵笑,笑的灼灼其华,笑的眼泪流淌。
那一双娇美的俏颜沾上凄凉的泪水,便是凄美。
“韩国。”她笑着哭,哭着笑:“早就没救了。”
曾几何时,她也想做那个力挽狂澜的人,她做到了。
一计引秦赵争锋,自嫁保韩国平安。
可惜,她不是男儿身。
可惜,先王不信她。
可惜,庸王培养的人,也是庸王。
国家,国与家。
国保不住,那就保家。
儿子在的地方,就是她姬夭夭的家。
她洗漱,描眉,盛装打扮,比当年大嫁秦国时还要美丽。
她是公子成蟜的母亲。
使秦,她陪公子成蟜一起。
秦国,咸阳,相邦府。
吕不韦身处其中,依旧是做着相邦该做的事,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批阅奏章,呈送王上,他好似将治水这两个字抛出了脑外。
华阳太后立场的改变,楚系的站队,于事无补,正向吕不韦与华阳太后讲述的一样。
吕不韦翻开一卷奏章,目中映照出竹简上的留白,以及一个个微小的标点符号。
他嘴角浮上一丝笑意:
“仁心,王道。
“天下,当如此!”
一个时辰后,相邦长史甘罗送吕不韦上驷马高车,陪同一道去王宫。
小童在马车上担忧地道:
“相邦大人,我”
“私下称呼随意些,不要称官职。”吕不韦随口道。
小童抬眼看看,弱弱应“唯”,搞不清楚主君为何对一个称呼有这么多要求。
他之前因为不称主君官职,被说了一通。
才六岁的他虽然聪慧,能够觉察到朝堂斗争,但还不能洞察一个称呼变化的意义。
称官职,则表在公在政,为秦臣。
不称官职,他甘罗就是吕不韦的班底,先私而后公。
小童咽了口唾沫,道:
“主君呀,我们去见谁呀?”
“太后。”
“华阳太后不是和主君意见一致吗?”
“夏太后。”
听了主君回答,小童有片刻的愣怔,然后忽然反应过来。
秦国,不止一个太后。
当初秦王子楚能顺利登基,名分这一块,就是夏太后补齐的。
驷马高车,四匹马,十六蹄。
踢踏声很密集,很紧促,像是催促的鼓点。
吕不韦闭目养神,他的时间不多了。
公子成蟜归来之前,他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
他每争取一份力量,都是给公子成蟜减轻一份负担。
中宫,夏宫。
夏宫是夏太后幽居之所,远离处在中央的甘泉宫,位于中宫一角。
成为太后的夏太后,依旧和没当太后之前一样,很没有存在感。
除了在先王梓宫前露了个脸支持秦王子楚,后续就几乎再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以致于秦人很少有人记得秦国有两个太后。
旁人不记得,秦王子楚记得。
登上王位后,他终于不用担心惹华阳太后不快,而不敢去探望自己的生母了。
无论一周政务多么繁忙,只要在咸阳,秦王子楚至少会探望夏太后三次。
五马王车驶入夏宫,秦王子楚到。
昨日他刚来探望过夏太后,今日他行程本没有夏宫。
他来此,是因为夏太后请他来。
夏太后很少请他来,这是第二次。
身在五马王车车厢时,秦王子楚脸色还有些不好看,他已经知道母亲要对自己说什么了。
常侍嬴白通报,相邦马车半个时辰之前从夏宫驶离。
等到车府令掀开车帘,秦王子楚走出车厢的时候,面色已是和平常一样。
他走进夏宫主宫室,微笑着走到夏太后面前,给夏太后行礼问安。
夏太后扶起儿子。
她的容颜看上去比华阳太后年轻许多,眉眼之间依稀可见当年美貌。
她拉着秦王子楚坐下,张张口,又闭上了。
神色不安,欲言又止。
她一向没什么话语权,不会争,不敢问,多说一句话可能就招来灾祸。
先王在时,她一直处于半幽禁的状态。
先王宠幸美人甚多,她只是其中一个,她和其他美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先王眼中,她们都是玩物。
讨得欢喜了就玩一玩,惹不欢喜了就惩罚之,最严重者杀之。
年长,色衰,就是令先王不欢喜的事。
容颜老去,仍不失先王宠者,唯有华阳太后一人。秦王子楚心中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