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荒野王座> 七百六十 隐藏的线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七百六十 隐藏的线索(1 / 2)

李欢站在这扇圆形的铜合金门面前摸着下巴琢磨了一小会儿,决定打开这扇门看一下门后面到底有什么。出乎李欢意料之外的是,打开这扇沉重的水密门之后,门后面竟然是一条直径在两米左右的圆形通道,而且通道是用特殊铜合金制作的,足有四五米长,在通道的对面,同样也有一扇圆形的水密门。

一看这个结构,李欢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个圆形通道以及通道两端的水密门是干什么用的了。

这座秘密资料库有一大半是位于海平面以下,在基地建立起来之前,这是一座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天然洞穴。因为洞穴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与外界相通,所以在洞穴的上半部形成了足够的气压,让海水不会从洞穴下方涌上来。只是这个洞穴当年应该是被隐修会无意中发现了,因为极其隐蔽,所以他们才决定把这座天然洞穴改建成为一座专门藏匿那些不应该被世界知道的文献的地方。

但天然洞穴和火山管道,虽然地方秘密,但这俩东西组合在一起,就说明它们的天然不稳定性。要知道海底死火山管道虽然是已经冷却凝固的载体,但死火山死火山,下面终归是有岩浆的。死火山不是说永远都不会爆发,而是在长时间的沉睡期。如果说再一次有火山活动,那死火山复活的概率比没有火山爆发过的地方起码高几万倍。

这个水密舱门和合金通道背后,估计就是李欢在外面没看到那些重要文献的收藏处,这是按照末日安全模模式来设计的。

而且,它还考虑到了这个秘密档案库整体水密性。

李欢猜测,在通道尽头另外一个水密门背后,应该还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如果直接打开一扇门,那就会影响火山管道里的气压平衡。火山管道里的气压是恒定的,所以才能把海水阻隔在外面。可是如果在这里打开一扇门,和门背后的空间相通的话,那么必定会造成气压紊乱,那海水就会倒灌进来。这种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就算在1910年大家也清楚明白得很。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些工程师就在这里设立了这么一个类似于气密舱一样的通道。

当有人进出的时候,先打开一扇门,人员进入到通道,然后关闭第一扇门,再打开第二扇门。这样一来,第二扇门后的空气就不会泄露出去。

这两扇水密门以及这个圆形通道,就是起这么一个过渡作用的。而且刚才虽然没有在基地内部仔细巡查,也没有看到相关的制氧设备,但李欢敢肯定,在基地中绝对有制氧机存在,毕竟制氧机这东西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被德国人研究出来了。虽然在三十年代之前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和法国人能够制作工业级的制氧机,但是看看这个基地,李欢相信,如果隐修会的人想,就必定能用到这些机器。

想明白了这个通道和那两扇水密门的作用之后,李欢关死了第一扇门,然后走到另外一扇门跟前打开了第二扇门。

第二扇门外,是一个用钢筋水泥建造得很平整的大空间。在门口,有一个电闸一样的玩意,李欢想了想,推上了电闸。

砰!一声闷响之后,这个空间里首先闪烁了一下,接着,一个一个灯泡接连被点亮起来。李欢相信,这里的灯泡肯定是采购了质量最好的,但经过百年之后,好几十个灯泡在被点亮之后,猛然闪烁几下之后,接连不断先后炸开。

那些剩下的灯泡,努力地发着昏黄色的光芒,将这个空间刷上了一层古老而有仪式感的光辉。

没错,这就是隐修会的秘密文献库了。

在两层水密门之后,是一个整体用钢筋水泥建造的“末日安全库”,所谓的末日安全,那就是在世界末日之后,这个地方能够继续存在的。这个地方并不十分大,大约就跟一个篮球场的面积差不多,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用木材打造的,设置在轨道上的书柜。书柜上有手柄,有编号,跟一般的老图书馆的陈设差不多,想要去哪个书柜,就摇动手柄分开那一行就是了,这是在任何一个图书馆都能看到的装置。

这个文献库并不算大,就算和普通意义上的图书馆比起来,这种面积还不到一个篮球场的资料库可谓是迷你型的了,但隐修会却用了大量的安全设施来堆砌,足以证明隐修会高层对这文献库的重视程度。

图书馆里的东西谁都能看,而藏在这个末日文献库里的玩意,每一个都是不能被公布出去的。

不过这些书柜上都没有详细编号,李欢答应了不翻看其他东西,只有一个一个找。但找起来难免会看到其他东西。李欢是那种答应了不翻看其他内容就绝对不看的人,而且他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东西不知道比知道更好。知道得越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就更大。特别是李欢这种好奇心爆棚的人,说不定看到一个什么文献,可能不去找找真相连觉都睡不着。

资料柜上没有记载,李欢绕着这些资料柜走了一圈,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了一个桌子。在桌子上,放着一本类似账本一样的东西,李欢看到之下心里一喜,没错了,这应该就是目录。任何一个资料库,肯定都有一个汇总。特别是像隐修会的这种秘密文件库,肯定会存放数量超多的记录,而且它摆明了不是给建造的那个年代的人看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汇总,将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方便后来进来的人翻看。

这也是给后面的人“别知道太多”的小技巧。

毕竟秘密这个东西,无论你多么强大,如果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容易惹来杀身之祸。

李欢小心地拿起那本汇总,毕竟已经过了百多年,谁知道它会不会腐化掉。不过还好,这汇总似乎也是特殊材料制作的,没有那么容易腐烂。李欢抖了抖上面的灰尘,翻开了一页——果然这就是汇总,而是是用古希伯来文写的。在隐修会的崛起的年代,古希伯来文是正式的文献用字,特别是教会用字。

还好李欢对任何语言都手到擒来,否则还真看不懂。

当然,用古希伯来语并不是装逼。

这种语言,最开始是犹太人使用。犹太人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根据圣经记载,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巴勒斯坦,他的后代分为两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古兰经中也承认亚伯拉罕是阿拉伯人的祖先。

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在意大利、西班牙的犹太人,语言被同化,用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叫“拉丁诺文”;在德国、波兰的犹太人语言为“依地文”;在中国的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吃猪肉,逐渐和回族混淆。因为他们信仰不同,在基督教国家受到歧视,不得拥有土地,只好经商,逐

渐积累商业经验,基督教徒不允许放高利贷,而犹太人的信仰不禁止,可以从事信贷活动,逐渐成为欧洲的著名商人和银行家,更为低层平民所憎恶,不时发生打击犹太人事件。终于导致在希特勒德国发生迫害、消灭整个民族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大量移居花旗国和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重新人为恢复希伯来语言,导致和当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人的矛盾斗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

希伯来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或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为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古代希伯来语是撒玛利亚人的礼仪性语言。

和隐修会的被罗马打击一样,这种古老的语言也曾经一度被禁用。

公元70年,罗马人毁掉了犹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被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各地。他们使用寄居国的语言,致使希伯来语作为口语逐渐消失(但作为书面语继续存在)。

不过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重新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犹太西班牙语和意第绪语(或称为“依地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交流语),以色列建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2004年使用人口约510万,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复活后的现代希伯来语主要由犹太人,研究犹太教和以色列的学者,以中东及其文明为研究方向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还有神学家在基督教神学院中使用。

随着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来语灭亡了两千多年,但以色列建国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像是学外语一样学习希伯来语并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希伯来语奇迹地复活了,这在世界语言历史上是属于绝无仅有的奇迹。今天的希伯来语,和两千多年前的希伯来语是相通的。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卫王的年代。现代的以色列人基本可以听得懂两千多年前人们的对话。现代的言语能够做到与两千多年前的语言相通,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奇迹。

所以古希伯来语也是很多教廷记录文件的官方用文。

这本汇总就是用希伯来语写的,记载的格式很简单,毕竟只是一本汇总,上面从左向右分别写着序号、资料名称、数量、来源、入库日期这五项。在本子的后面,还有出库记录,记录格式是一样的。

这本流水账一样的记录汇总虽然格式简单,可里面记载的东西却是极为惊人。

比如说第一页是这么写的——出埃及。

就这短短三个字,就让李欢懵逼了好半天。出埃及,如果李欢自己没有理解错的话,这里面记录的应该是出埃及记的事情……

《出埃及记》是摩西五经的第二本经书,传统学者认为本书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这本书提及摩西在三个不同的场合奉耶和华之命执笔作记录。耶稣及新约圣经的执笔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记的经文逾100次。例如耶稣曾经说:“摩西岂不是传律法给你们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