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萧宇进一步说道:“对于这个事情,我们的期望目标是把器官移植综合费用降到三五万块钱左右,使得绝大多数人群都能承担得起,达不到这个目标我们绝对不会商业化应用。”
采访他的记者听到这话也大为震惊,三五万块钱就可以享受到器官移植手术,这放在当下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移植手术费用面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记者不由得说道:“如果真的把价格打到这个数字,那确实普通人都能承担得起,只是谈何容易?”
闻言,萧宇笑道:“总得要有人去做不是,单器官克隆技术的应用场景是远超当前想象边界的。”
“比如在罕见病领域,针对囊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症等单基因遗传性罕见病,单器官克隆技术可以精准定制健康器官,替换受损组织,打破传统治疗无药可用、预后极差的困境,为患者点亮生命希望,改写罕见病诊疗规则,能将这类罕见病从‘绝症’变为可控慢性病。”
“在战场急救场景中,便携式克隆设备搭配生物打印技术,可以在前线快速‘制造’皮肤、肌肉、血管等创伤修复器官,及时救治伤员,大幅降低伤亡率,缩短伤员康复周期,能够改变现在的战争创伤救治模式,提高军队战时的医疗保障能力。”
“在未来的太空探索征程里,太空站搭载器官克隆实验室,为长期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提供器官损伤修复保障,克服太空辐射引发的器官病变风险,助力人类迈向深空探索,拓展星际生存边界。”
萧宇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单器官克隆技术一旦实现大规模临床应用,人类社会必然将步入全新阶段。平均寿命有望显著延长,甚至翻倍延长,百岁老人甚至两百岁的人能成为寻常群体,人口老龄化结构将被重塑。”
“社会养老模式也能从疾病照料向活力养老转型,催生老年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涵盖高端康复、老年文娱等多元领域。”
“此外,医疗资源分配格局也会深度调整,预防性克隆器官储备成为常态,疾病早期干预普及,大幅降低终末期疾病负担,医保资金流向优化,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倾斜,释放更多资源投入公共卫生、疾病预防领域,推动人类社会迈向健康、长寿、活力的全新纪元。”
采访记者听到这些话,尤其是对萧宇的说两百岁的人群可能会成为寻常群体的时候,也感到不可思议。
萧宇所描绘的未来蓝图实在太引人入胜,谁不想活的更长久?
这技术一旦真正实现了,绝对会深刻的改变现在全人类的社会结构,是真正具有颠覆性的革命。
不过这位记者也不由得在心里嘀咕,真要实现这一技术并且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延迟退休什么的不用想了,肯定会出现。
说不定退休年龄会延迟到一百多岁之后去了,活到一百多岁还是春秋鼎盛,这技术的实现,对人类社会的改变绝对是颠覆性的且是方方面面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