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专访】
仲国中车最近在资本市场风光无限,不过现在的热度已经被灵镜科技进军现代生物工程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抢了过去。
尤其是对于单器官克隆技术的讨论,随着萧宇的一篇微博也步入了大众的视野。
到了2月10日周五,萧宇罕见的接受了一家主流媒体就器官克隆技术方面的专访。
下午16时许,采访萧宇的两位媒体记者来到了灵镜科技公司,并跟萧宇在公司的一间招待室面对面进行专访视频的录制。
此刻,这场面对面专访已经正在进行了。
“……灵镜科技进军现代生物工程领域,大力投资单器官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现在的医疗体系与社会观念的冲击的担忧。”
专访记者看向萧宇条理清晰地说道:“如果单器官克隆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有资深人士认为将会对当前的医疗体系产生深远震荡。业内人士认为,在资源分配层面,初期高昂的研发成本、复杂的培育流程,必然会导致克隆器官的价格不菲,这可能导致医疗资源进一步向有经济实力的患者倾斜。”
“比如说,高端私立医院或许能够率先引进技术,为少数付费患者提供服务,而公立医疗系统因资金限制,在设备、人才培训等方面滞后,加剧贫富患者之间的‘器官获取鸿沟’,引发社会公平争议,使器官移植从‘生命机会平等’陷入‘金钱主导分配’的困境。”
“医保政策也可能面临巨大调整压力,是否将克隆器官移植纳入报销范畴成为难题。若全面覆盖,医保资金将承受巨额支出风险,影响其他基础医疗保障;若排除在外,又会将多数患者拒之门外,违背医保‘广覆盖、保基本’初衷。”
记者开场就抛出了非常深刻且尖锐的题目。
末了,萧宇如是说道:“这些问题确实是不能回避的,必然会对现有的医疗体系和社会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
“从社会观念视角审视,单器官克隆技术挑战传统生命观根基。它模糊了自然器官与人工克隆器官界限,促使人们重新思索生命起始、身体完整性等哲学命题,削弱部分人对生命‘自然馈赠、独一无二’的固有认知,可能引发精神信仰层面迷茫。”
“这需要社会构建全新的伦理调试机制,重塑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的价值观念,以平和接纳这一颠覆性技术的变革,如何权衡取舍很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它涉及到了复杂的利益博弈与社会民生考量。”
说到这里,萧宇在镜头前思考片刻,然后看向采访记者有条不紊道:“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也是必定要坚持的原则,那就是如果有一天单器官克隆技术我们搞成功了,器官移植必须坚持‘生命机会平等’,而不是由‘金钱主导分配’的局面。”
萧宇自信的补充道:“这段采访视频可以保留下来,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金钱主导分配’就把这视频拿出来鞭尸。在我这里,坚持‘生命机会平等’是没得商量的。”
此话令得采访记者颇为惊讶,立即说道:“这能做到吗?尤其是初期,价格必然不菲。”
萧宇言简意赅道:“价格不菲那就先别应用,把价格降下来再进行普及,研发成本我们愿意主动先承担着。”
呃……采访他的记者也愣住了,没想到说的这么简单直接明了,萧宇就是要说的这么直接,不带任何弯绕,只有这样明确且接地气,才能赢得社会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