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死亡曾真实存在过。
“能改变真是太好了!!”——这一天,魏忆忍不住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观剧有感。
郑骁先点了赞,几个和她玩得好的圈内小姐妹也点
\t\t\t\t\t\t\t\t\t', '\t')('\t\t\t\t了赞:“姐子,是不是看《18岁那年》了?”
“+1+1+1。”
《识骨之途》里,俞一没能改变队友们的命运,虽然他最终报了仇。
《尸声》里,江霖和苏阳成功找出了凶手,让真相得以大白,可死亡依然没有改变。
尽管回到过去不会真实发生,可剧中的情节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黄路宁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努力而已,他没有改变世界的格局,没有阻止战争,没有征服世界,他依然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他就好像真实存在、是会出现在每个人身边的路人甲。
因而即使剧集一开始就讲明了黄路宁回到了18岁,可它却比那些强调自己是现实主义的剧来得更真实。
《18岁那年》播到一半时,剧集的热度仍是14000+,它不像《尸声》一个案子结局就能飙一波热度,可论影响力,《18岁那年》却胜过陆煦参演的任何一部剧。
陆煦和韩霄周琳的配合也是业内人士和观众们讨论的热点。
用某些专业人士的话说,《18岁那年》里,陆煦的演技是不外露的。
他收起了《识骨之途》里的锋芒,让人觉得黄路宁这个角色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可正是因此,观众的代入感才会那么强烈。
《尸声》里,陆煦对江霖的演绎也是同种风格,到了黄路宁,他“已臻化境”了。
……
《18岁那年》开播之前,剧组众人完全没有想过,它会对《侠客》的上映产生什么影响。
《侠客》早早就在影院预热了,章澈在预告片中的完美侧脸被无数粉丝选为头像,章澈某位大粉更是把昵称改成“距离《侠客》上映还有XX天”,每天准时播报《侠客》的上映时间。
时间就是那么巧,《侠客》正式上映前,《18岁那年》开播了。
陆煦在剧中的造型不帅不美,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而相比《侠客》这部高贵的电影,《18岁那年》只是一部“低廉”的电视剧罢了。
“低廉”是章澈粉丝用的原词。
加上穆迁和金木两人加起来都不敌张治珍业内地位的十分之一,《18岁那年》自然又被嘲了。
总之就是“前途无亮”、“在电视剧圈打转”这些破词,陆煦都听腻了。
就算陆煦已经进组拍《诡诈》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他拍《诡诈》的这种行为,也被章澈粉丝总结为“因章澈参演大导电影产生的危机感”、“对章澈拙劣的模仿和追逐”。
陆煦:“?”
学点好的,谢谢。
幸亏《18岁那年》首播热度就过万,后续稳在14000+,给陆煦“挽尊”了一把。
陆煦已经不想吐槽了。
许闻这个中年人一向不爱对粉圈发表什么意见,看到这些言论也忍不住朝陆煦吐槽:“年度热度第一只是勉强挽尊,他们眼光到底有多高?”
“只是对我严格罢了。”
总之,章澈粉丝满心满眼期待着《侠客》能够火爆,最好是大爆特爆,让章澈抢回被陆煦抢走的一线小生top位置。
张治珍在电影圈的人脉还在,加之暑期已至尾声,各大电影公司推出的佳片有限,《侠客》拿到了相当不错的排片。
《侠
\t\t\t\t\t\t\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