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15节(1 / 2)

('\t\t\t\t直到这一刻,观众才看明白了他内心的愤怒,才知道他和江霖成为搭档的原因——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信奉正义,他无法忍受生命从这些恶徒手中消失。

而江霖可以帮他抓到凶手。

被抓到的凶手露出了绝望的神色,既有被抓的愤怒,也有被揍的疼,而苏阳回到车上之后,江霖问他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没多揍几下?”

“别盯着脸揍啊。”

观众们:“……”

这俩人根本是一丘之貉。

不过他们同样觉得,和受害者的痛苦比起来,凶手被揍的那两下绝对是轻了。

“好看!!”

“江霖好强,他提供的信息和凶手的作案轨迹都吻合了,他和苏阳就是一文一武,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吓一跳那种。”

“我决定把这两集再回顾一下,有些地方没看懂。”

“我表示他俩抽丝剥茧摸到真相的过程好可怕,一般人根本提炼不出这么多信息。”

“恐怖如斯!”

仅仅四集,第一个案子的凶手已经被缉拿,讨论起《尸声》的观众倏然多了起来。

前两集案子毕竟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在,观众们就算想安利,也找不到安利的角度,只能介绍“主角能听到尸体的声音”,被安利那人通常会问一句“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没有然后的。

但第一个故事落幕就不一样了。

案件尤其烧脑,如果没有非自然元素的话,绝对不会结束得这么快,剧情节奏很快,没有一丝拖沓,几乎让观众从一片混沌中抽出了一条线,再根据这条线找出真相。

就算一开始看不懂,可只要顺着剧本所写的思路走,观众必然可以参透整个案件。

在这个档期,《尸声》本就是最受关注的剧集。

圈内确实有不少人等着看《尸声》的笑话,期待《尸声》可以走上《守望者》和《女帝》的老路。

然而,第一个案件结束后,出现在热搜榜上的,却是某位知名影视博主“解读尸声第一案,谈谈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四集剧,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这位影视博主却列出了30多处细节:“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伏笔和暗示,剧中出现的每一道细微的声音都不是多余,还有一些频繁出现的物品,比如车铃,都和后续的剧情发展对应上了。”

另外一位博主则解读了江霖与苏阳缩小范围的手法:“这是处理刑事案件常用的方法……”

还有“分析《尸声》中苏阳和江霖默契的小细节……”

后者其实不太需要分析,因为观众们已经自动在大脑中分析过很多次了。

当然,博主的解读和普通观众的解读是不同的,博主更趋向于分析两人的默契对案件的推进作用。

但不管是博主的分析,还是普通观众的分析,都证明《尸声》已经靠第一案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第二天一早,《尸声》的最新热度公布——13000+。

比首播足足高出了2000点热度!

第78章乐子人

“!!!!”

“卧槽!感觉《尸声》的热度说不定能超《识骨之途》!”

“有没有人觉得邵耀的动作戏很干练,不是那种软绵绵没力气的感觉,他可以试试武侠剧的少侠哎!”

“可惜他在《南乡子》剧组只有被欺负的份,反差好大。”

“看了一眼日期,《尸声》居然才播了两天,陆煦要起飞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