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走进不科学> 第130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1305节(2 / 2)

当时徐云还在某个提及吴健雄的知名那啥号下见到了有人问为什么不讲王承书院士,那位博主愣是回了一句【王承书嘴巴太歪了,不好看】……

何其可叹。

……

紧接着。

朱光亚又将钋保护层的研制任务分配到了一位徐云没听过名字的专家手里,此人叫做冯吉,据老郭的介绍他是基地中对膜材研究最深的专家。

没错,膜材。

所谓的钋保护层并不是金属材质的外壳,而是一类特殊的膜类保护层——因为钋的主体已经被中子源的配套设备给隔离了。

这种膜类保护层可以由铬酸镧类钙钛矿制取,难度不算低,但胜在流程非常固定,基本上靠堆量就有机会解决了。

半个小时后。

朱光亚看着台下的目光忽然一凝,握着竹竿的右手也隐隐施加了几分力。

如今随着前四项任务的分配完成,今天交接棒组会也来到了最后的阶段。但是……

这个阶段却并不轻松。

毕竟如今剩下的平面波发生器和中子反射层,无一不是应用方面的绝对难点。

即便是有理论部那边计算出来的各类参数和图示,它们依旧称得上大boss。

随后朱光亚深吸一口气,将竹棒指向了原子弹稍靠外的某个结构:

“各位同志,大家应该都知道,普通的炸弹爆炸是从里往外爆,是一点起爆的散心爆轰波向外传播。”

“然而内爆压缩却不一样,它可以通过多点起爆,造成一个向内汇聚的球面波,这种聚心效应可使压力增高,提高对被压缩物体的压缩效果。”

“但是它需要各点同时起爆,爆轰波传播要同步发展,时时都要保持球面波形向内传播和压缩。”

“而想要整合这种球面波,就必须要先解决……平面波发生器。”

同步。

这是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词。

所谓同步,就是每一步在时间上都是一致的。

比如在一个操场上画了许多同心圆圈,每圈相隔一步。

在外圈上均匀站着许多学生,一声命令齐步向中心前进,每个学生每一步都要同时踏进里面一圈。

但问题是……

对于军事素养不算很高的普通学生来说,这种动作是很难走整齐的——因为每个人的步幅可能会不一样。

而如果走不整齐,圆周上的队形连线就会变成锯齿状。

这种锯齿状之间的距离称“波形差”,波形差可以用时间量度,其意义是爆轰波阵面各点到达相同半径处的时间差。

爆轰波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通过波形差的时间量就可算出某一时刻爆轰波阵面起伏的空间距离差。

比如炸药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阵面两点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则波阵面上这两点前后距离差便是7微米。

而这种距离在原子弹的起爆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必须要对这些波形差进行整合。

至于整合方式嘛……

自然就是将点归结成平面,然后对平面进行起爆了。

平面起爆后的速差则可以根据炸药的爆速进行优化,这方面的具体参数已经由大于计算出来了。

但还是那句话。

平面波发生器可不是有了参数就能搞定的简单模块,它的生产过程中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大于计算不到的情况。

至于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会是谁呢?

徐云亦是皱起了眉头。

原本历史中负责这块计算的人选是王淦昌,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

但问题是……如今在徐云这个啾啾啾翅膀的煽动下,氢弹项目是有望同步进行的。

比起原子弹,王淦昌显然在氢弹方面能够起到更强的作用。

因此如果一旦将平面波发生器的任务交给这位“大王”,那么氢弹同步研发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诚然。

核武器是一个非常具备集体性的项目,但这并不代表个体的实力就可以被忽视。

如今王淦昌的能力在国内几乎没有替代者,所以从内心角度出发,徐云是不太希望王淦昌被安排到平面波发生器项目上的。

可如果不是王淦昌,那谁能当此大任呢?

大于?

显然不合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