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从冰那里学会的技能
“秋游”,但沪城的天气仍旧炎热。
一大早,霍大山安排的大巴便在南门等候了。
倒是没有人迟到,甚至提前十多分钟,人就已经都到齐了。
各种采购物品、食物饮料清点过一遍,都放到了行李舱,自然也包括许晨办公室冰箱里的食物。
许晨上车便躲到了后排,把座椅调低,准备再眯一会儿。
昨晚构思广告比赛的创意,还是折腾到了很晚。
“头脑风暴”一旦搞起来,也是很容易就把自己给搞兴奋了睡不着。
好在本身也不是枯燥的事情,天马行空之下也是有一番乐趣。
前排传来阵阵“叽叽喳喳”,一帮女孩子难掩兴奋聊着天。
同寝室的洪小强走上车,看到后排的许晨,便笑着走过来挨着坐了。
许晨打趣着说道:“前面有两个单独坐着的女生,咋不去蹭个座位?”
洪小强:“我很内向。”
许晨:“没看出来。”
……
班长闵思怡和副班长霍大山最后上车,又重新点了一遍人头,这便发车了。
班主任史定海也参加今天的活动,但他是自己开车过去,也便无需等他。
大巴当真是晃晃悠悠,这便朝着沪城以北的方向开去。
霍大山充当了导游,拿着话筒活跃气氛,讲了些不尴不尬的笑话之后,又大致介绍了下目的地。
活动安排在崇明岛上,挑了个可以户外露营烧烤的森林公园。
即使一半学生原本就是沪城的,但还是有一大批没有去过,便普遍还是觉得新鲜期待。
……
此时的06年,长江隧道还没有建成通车,要上崇明岛旅游观光,只能去长江口的码头,乘坐轮渡。
大巴很快便上了高架,但也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抵达了石洞口的客运码头。
许晨已经睡醒了一觉,临近下车时,才在一片吵闹中醒了过来。
转头看了眼窗外,眼见已经到了郊区乡下的地界,周围水稻农田和工业厂房交杂。
耳中传来呜呜的航船鸣笛声响,也便知道近了码头。
排队跟着大部队下了车,便闻到了清凉水汽的味道。
此处是出海口,也便算是江水、海水混杂。
抬眼望去,便看到了前方的码头和长江出海口。
听到几个沪城本地的同学在聊天,说起这处的“石洞口”比较偏僻,之前也是工业、运输类的航船较多。
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去另外的“宝杨码头”或“吴淞口码头”云云。
言语间,竟是在吐槽交通安排的不合理,嫌弃这个码头的偏僻荒凉,线路安排极不合理之类。
许晨有些无语,还是有难伺候的“小仙女”,嫌弃这嫌弃那的。
许晨前世也去过崇明岛。
但那已经是一几年,长江隧道已经建成,便没有乘坐轮渡船只,而是跟朋友直接开车上岛的。
所以此刻的许晨,也便完全不清楚这些码头的情况,不知道那几个本地小姐姐讨论的,是否是真实。
不过负责安排行程的霍大山同学,明显已经吃力不讨好,遭受了些背后的嫌弃和吐槽。
大巴的行李舱打开,几个男生主动围了上去,分着把各种食物、物资等等或拎或抱,也还是有些沉重。
在霍大山同学的带领下,又折腾了一番,终于登上了轮渡。
长江出海口,还是有很多的看头。
许晨站在江风、海风交汇之处,也是觉得神清气爽,惬意舒畅。
……
登岛之后,两辆小巴士,塞下了这班人。
又是一番折腾,再半个小时后,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的森林公园。
许晨跟其他男生去拎东西,霍大山也刚好过来帮忙。
许晨忍不住拍了拍霍大山的肩膀,说了句:
“也是辛苦你了,来这岛上如此折腾,光交通安排就是麻烦工作。”
霍大山愣了愣,神情却是有些动容,低声开口道:
“还有人埋怨我安排的不好呢!哎……
许晨,还是你这好兄弟会体谅人。”
许晨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又伸手拍了拍霍大山的肩膀。
他也是真的有些同情体恤霍大山的,就这交通行程,任谁来安排都不会是个轻松的工作。
何况霍大山还不是本地人,本就有些人生地不熟。
……
本来的计划,是上午先举行联谊活动,然后中午再露营烧烤。
但折腾进了森林公园,便已经临近中午了。
班委简单商量了下,便决定灵活调整,先安排去露营烧烤,让大家填饱肚子再去玩乐。
一帮学生也是举双手赞成,这便开开心心奔赴“烧烤区”。
炉具、木炭、柴火之类,都是森林公园内采购,外面的也没法带进来。
稍微贵了些,但森林公园如此安排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每个组都有两个男生,于是点火烧烤的工作,自然落到男生的头上。
陈文艺拿着打火机和柴火,面露窘迫不知该如何下手。
苏蓉、何思思等一帮女孩子,更是手足无措。
眼见许晨拎着一提饮料走过来,陈文艺好像终于得了救星,开口道:
“许晨……你会搞这个吗?”
许晨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
“我来吧……”
其实许晨原本也并没有太会。
小时候住在乡下,但当时年纪太小,烧火之事也没有碰过。
稍长大便搬到了镇上,新盖了房子和厨房,便都是燃气灶了……
上个月时,在南河村的谢家老宅,许晨终于才算刚好学会了这方“技能”。
当时许晨想要烧一壶井水尝尝,无奈不会点燃堂屋里的火炉。谢冰冉驾轻就熟,拿着洋火引燃干燥柴火,待燃起火焰,再铺上合适数量的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