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们的训练强度,士兵每2-3个月就要换一双胶鞋,如果是作战期间,1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得更换,考虑到购进的困难,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储备,所以200万双并不算多。”,胡卫东嘴里这么说,心里却腹诽道,“200万双哪里够啊?以我们红军的发展速度,500万双都不一定够用,只是但凡是军需物资,都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尤其是将来抗战开打后海路都会被截断,如果对外购太依赖,那时就会很被动了,所以暂时只能买这么多……”
“原来如此,难怪你们能够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国民党的军队训练可没有这么刻苦……”,陈嘉庚听后不禁暗暗点头,随即承诺道,“能够为贵军提供帮助,是我陈某的光荣,又怎么能收钱呢?”
“看来这次的捐款也大部分是陈嘉庚自己出的钱,也是,直到建国后几十年,海外华人华侨亲近赤色党的也都是相对少数,不过陈嘉庚你都快要破产了,我们又怎么好意思落井下石?”,胡卫东听后心中如此想道,忙说,“这怎么行?而且我们还准备采购至少一万吨橡胶呢,总不能也白要吧?有来有往,才能长久啊!”
陈嘉庚这下没话说了,便点了点头答道,“那就按2块一双定价吧。”
第一百三十九章拜托
“这可不行,总得让您也有点赚头,500万元,买200万双,不过供货速度要快一些,最好在明年上半年送到这里。”,胡卫东笑道。
“我们南洋华侨一定会竭尽全力完全这个任务。”,陈嘉庚当即承诺道,对于胶鞋的价格问题他也不再提了。
“不过我们现在的现金有些紧张,而且后面还有一万吨橡胶、以及更多其他物资的采购计划,所以我们想换个交易方式……”,胡卫东说着又介绍起了青霉素和刚刚开始临床试验的异烟肼……
谁知陈嘉庚一听竟然泣不成声,哽咽道,“如果早点有这个药,敬贤他就不会这么早便去了……”
胡卫东立时想起陈嘉庚的弟弟陈敬贤就是死于肺结核,也难怪他会突然这么激动,当下连忙好生安慰,等其情绪稍稍稳定下来之后才跟他谈起了请其在南洋地区代销这两种药品的事宜。
陈嘉庚虽然爱国,毕竟也是一个商人,在亲眼见到两种药品的奇效后登时就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这两种可都是救命的药啊,价格还不是随便开?就算陈嘉庚人品好,不谋取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