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周品正之前也厚着脸皮问过准丈人,杨老汉是这么回答他的,“老汉这边早就准备好了,我答应的事不会反悔,你自己搞定小妹就行了。”好吧,大家都知道事情的关键还是在小贝这里。
现在总算等到小贝主动提起,并且还很期待的样子?周品正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尽量轻描淡写地说,“好啊!我这边已经和叔叔说好了,明天就上你家去商量日子。”
咦?这么急?杨小贝想了想,也没有什么不好,但还是担心地说,“芬姐刚生,家里肯定乱得很,明天去好吗?”
“没事!家里忙归忙,杨叔又不会干活,我们就过去说一下话不会耽搁大家。”周品正胸有成竹地说。话说杨家这回可以说是双喜临门,一边是杨启泰喜得贵子,一边是杨小贝出嫁,看来忙得很啦!
那就这么说定了。吃饱喝足又休息了一会,杨小贝就嚷着要去看“弟弟”,好吧,反正浦海那边叫小男孩都是“弟弟”,小女孩就是“妹妹”,在周品正听起来完全没毛病。
到医院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病房里热闹无比,完全跟什么“安静”沾不上边。因为基本上是开放式的,病人和家属都可以随意进出,现在外婆、两个舅妈都在,还有其他病人的家属。现在又是吃晚饭时间,这会儿医院也没有食堂,只有公用的厨房,病人家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周品正第一次见识这种医院的时候,也是叹为观止——这哪里是医院,明明就是旅馆嘛!到了吃饭十分,和浦海的那些筒子楼一样的公共空间里,大家各显神通,煎炒烹炸,什么样的都有。偏偏距离病房也近,在病房里都能够闻到各种香味。
说起来谁也不知道这种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反正大伙儿是很喜欢。因为自己从家里拿过来烧省很多,再说病人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这时候在这边煮上自家带过来的鸡鸭鱼肉,哪怕是家里菜园子的小菜,也比买的大锅饭好吃啊。
外婆也大显身手,一到医院就忙活着给大女儿烧糖鸡蛋。老家的习俗,坐月子都要吃这个糖鸡蛋,一个月下来不怕要吃几百个。当然这时大家条件还没有那么好,就这样也要百八十的。不吃这么多蛋,那就不叫坐月子。
如今的物质还是有点紧张,早在上半年外婆就让二舅把糖买回来藏在衣柜底下。等昨晚得到慧芬发作的消息翻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受潮结成了一大块了。外公一个劲地埋怨老婆子办事不讲究,但外婆被前些年动不动连盐、糖都买不到的日子吓坏了,不早早地屯起来,她总是担心女儿坐月子的时候没有糖,那怎么行呢?
好在虽然有点受潮,“古巴糖”并没有坏,外婆又去县城的供销社称了两斤新鲜的,加起来有一大包拿过来。两个娘家嫂子自然也都有东西拿过来,不过相比大舅妈的全套崭新的衣裳鞋袜,二舅妈几件可怜巴巴的围兜、帽子就不好看了,虽然看上去也是一大包,但比起用心来差的远了。
外婆脸上有点不好看,这个老二家的总是把聪明放在不对的地方。当年她生女儿的时候,慧芬可是亲手绣的披风,还有做的小袜子小鞋子,别提费了多少工夫。而现在这一包明显就是在前头店里买的,还尽挑便宜货,这么的多的围兜几个孩子都用不完,长没长脑子?
二舅妈可没有好兴致去准备这些东西。她最近和男人闹不开心,不知道为什么,易老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百依百顺,哪怕祭出了眼泪大招也不好使。他再也不会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前些日子居然还对妈说让她回去住!她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