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医宋> 第一百零二章 农村改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农村改革(下)(2 / 2)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赵旉都尽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在充分利用所有土地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因为虽然农村是国家稳固的根基,但只有城市,才是进步的动力。

不过比起种自己的地,当农场的雇工虽然收入更高,却因为随时可能遭到解雇,明显缺乏安全感,而工商企业(哪怕只是手工作坊和小商铺)的效益就更不可能有种地来得稳定。为了缓解新工人的不安,赵旉选择了与他们签订长期合同的做法,只要他们完成上面下达的指标,而且没有严重违纪的现象,王府便不能单方面解雇他们。这一做法因为较为符合宋代的传统,而很快在那些私人的农场和工商实体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而赵旉也通过严查重罚违反合同的行为,向百姓灌输了“契约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尽管宋代百姓(只是百姓,朝廷和官吏则是反面典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守信程度其实要比赵旉前世好得多。但根植于传统的“重信守义”,显然不能与系统化的“契约精神”相比,不过经过赵旉后来的不懈努力,民主与法治的种子终于开始在东方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在南宋开明宽松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起来

由于时间不长,这几个月特区的工商业方面动静不大,但某个赵旉亲自关注,并要求攻关的课题还是取得了突破,那就是多级分馏装置。宋代此时已经出现蒸馏酒,但由于只是单次蒸馏,度数高不到哪儿去。不过,赵旉倡议在先,工匠们集思广益在后,先后解决了气密性与安全性这两大难题。再加上温度计的发明与改进,结构更为简化的分馏釜被成功设计出来,并取代了原有的分馏装置。因为结构简化而且经过特殊设计,分馏釜可以很容易地堆叠成分馏塔,以进行多次分馏。

不久,度数高达五十度以上的高度酒终于问世,虽然南方人对此并不热衷,可北方各族尤其是大漠诸蕃却对此趋之若鹜。但更重要的是,大宋分离提纯的相关工业体系(这只是其中一个门类,还有一个早期门类是加热——溶解——冷却——分离的路线,出现得还要更晚一些。)由此开始逐渐建立起来,这对日后大宋化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特区这段时间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与充足而对路的投资是分不开的,除了各项收入外,赵旉还大量举债,国债每年都要发行一期,数额不断加大,而还款期限则越来越长。由于将南宋大部分巨商收归旗下,赵旉目前根本不缺钱用,他继续大发国债主要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信用。

其实现在特区国债的年利率已经只剩一成五,而且还在缓慢下降,与年利率至少也有三成的高利贷根本无法相比,但特区的官绅百姓依然踊跃购买,原因就是他们相信卫王府或者说赵旉一定会按期足额偿还。

当然,卫军连续大捷,对稳固大家的信心也有很强的支撑作用。甚至连卫军内部通行的军用票,如今也可以在市面上作为货币流通,赵旉得知后非常吃惊,几乎想要马上就发行纸币。不过考虑到连续对货币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对社会的冲击太大,动机也令人怀疑,所以他决定还是再等几年

第一百零二章农村改革(下)在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