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医宋> 第二十章 思 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思 索(1 / 2)

当然,文化民族自然有他的优越性,事实上世界历史上的三个文化民族都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罗马人、汉人、美利坚(巴西等国虽然混血程度更高,但民族仍未成型,也许一百年或几百年后也会加入这一行列。)人都曾经或正在领先于世界。

但是,一旦他们的文明因为某种原因衰落下去,这个民族很可能会空中解体,罗马人已经不复存在,而美利坚人也终将步其后尘,只有汉人一直存在了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汉人太多,要知道古罗马人口最多时也有六千万,并不比汉朝时的中国人少。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汉人实在是一个极其特别的民族,他们虽然从不重视血缘,却完全具备成为血缘民族的条件。基因图谱可以证明,汉族(比汉人的范围要小一点,但也可以作为参考,毕竟汉族的人口太多了,占了汉人的绝大多数。)的父系血脉(选用父系血脉作为标准,一是因为男权社会的传统,更是因为男性性染色体只要不出现变异,就可以无限代地遗传下去,而母系基因在遗传上的稳定性则要差很多,运气不好的话,几代以后就没什么特征基因留下了。)同源性在世界主要民族中高居首位。

正是因为这种高度同源性,使得汉人的民族认同有了天然的基础,才能顽强地挺过那几次惨绝人寰的大劫难,而没有亡族灭种。但反过来说,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那些入侵的异族才对汉人心存戒惧,一心要灭之而后快。

于是,虽然汉人不将自己的血缘当回事,敌对民族却对一直盯着它不放,历史上如五胡乱华之类的黑暗时期中专门针对汉人的大屠杀数不胜数,但这样一来汉人反而被迫团结起来奋起反抗,最终那些恶徒也没能有什么好下场。

然而,传统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而且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又太过频繁,难以形成稳固的民族认同,结果民族主义思潮始终没能出现,而汉人依旧像原来那样兼容并包,也依旧是内斗不止。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若没有这一土壤,新中国建立后的民族政策将很难推行下去。而即使前世曾为历史上汉人的悲惨时期而落泪的赵旉,也并不希望中国变成日韩(其中韩国更为明显,日本人还带有部分宗教民族的特性。)一样的狭隘民族国家。

但是,新中国建国超过了半个世纪,绝大多数民众似乎依然缺乏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关爱,中国人即使行善,也大多只是因为我们具有比其他民族更强烈的同情心,那是天生的,与人道主义无关。而人道主义的影响难以扩大,其实正是由于中国从未兴起过民族主义的缘故,而这一点却很少有人意识到

所谓人道主义,或者说以人为本,是针对世界上所有人的,包括那些自己没见过的人。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汶川地震时感同身受,而在“9.11”时却能幸灾乐祸,他就算不上是人道主义者,事实上中国自古到今,人道主义始终没有占据过主流。这个问题赵旉早在前世就曾思考过,但答案却直到现在才找到。其实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这两种思想虽然看似南辕北辙,但却是一脉相承的。

所谓民族主义,其实是将自己对亲人的爱扩大到全族范围;而人道主义则是扩大到全人类;动物保护主义思想如果能够成熟,那就是扩大到所有动物;日后甚至会有鼓吹爱所有生命的思想体系。

换句话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爱的范围是在不断加大的,而民族主义正是人道主义之前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古代既然连民族主义思想都未盛行过,那自然更难孕育出人道主义的鲜花了,中国人之所以在世界上表现得还不算太糟,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的本性太过善良的缘故

当然,如果有已知的其他文明已经进入了人道主义阶段,那么也不是不存在跨过民族主义直接进入人道主义阶段的可能性。但赵旉现在可是生活在宋代,中华文明已经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了,而此时的西方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