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儿女亲家这重关系,朱显波就有更多的理由留李自成在京城了小说谷而且也不用担心他的部下们反弹,皇上对李自成的器重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很快朱显波的封赏计划就有了下文,这次朱显波只叫来徐光启和周青书。按理朱显波只需下诏即可,但为了平衡各方势力,朱显波还是要尊重两位的意见。
“两位爱卿,前些年事朕疏忽了,朕原以为只要大家与朕一起齐心协力为朝廷为百姓多办好事、事实,就算苦点累点也无所谓。大家也确实跟着朕办得不错,朝廷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朕却忘了诸位爱卿在仕途上的进步。朕想趁着这太平年月把本该属于大家的荣耀给大家。
两位爱卿看看有何意见吗?这里就三个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吾皇体恤臣下,微臣无话可说。”徐光启也开始学李明德那一套了。毕竟这人事任免大权他还可以参与下,这加官进爵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还包括自己,确实不方便说。
周青书原本就已经递上了奏章,一看徐光启不说话,索性也跟着发呆。
“都不说,朕就做主了啊。李自成常年在外征战,如今新疆、蒙古已定,大明疆域内斩无战事了。加上大皇子刚刚完婚,所以朕想留李自成在京为官,两位爱卿看看什么职位比较好?”
“以李自成的功绩,中央军将军似乎太低小“说”谷而兵部尚书刘大人自上任以来也是颇有建功,况水师这些年的成绩甚至比陆军的功劳还要卓著。为臣以为对于李自成可以授其兵部侍郎,再在爵位上加以提升。”徐光启到底是朱显波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于李自成这种半路出家的外来和尚并无什么强烈的反感。
“徐相所言不差,只是如今兵部官员齐备,而且互有战功,撤换谁只怕不妥。”周青书其实说了一句废话,朱显波也不好责怪他。
“朕觉得以李自成的才华和功勋,做尚书也不为过,不过兵部刘大人也是才华出众,兢兢业业的人。所以朕想升刘大人为副相,先兼任兵部尚书,等李自成熟悉国防力量,有能力掌握兵部再说吧。吏部的奏章朕原则上同意了稍后朕会命人出一份诏书。”
这两人在涉及这人事问题上,也不能帮朱显波拿多少主意,只好自己做主了。
不久之后一份长达数页的诏书颁布:加封徐光启为太师,兼政务院首相,正一品;加封刘刘立洋为少保,政务院副相兼兵部尚书,从一品;加封王诚恩为少傅,政务院副相兼礼部尚书,从一品;李自成为政务院左丞,从一品,兼兵部左侍郎;中央将军唐宁波调任新疆总督,正三品;
成立西伯利亚行省,原兵部右侍郎公孙乐任总督,总督衙门暂设雅克萨;水师总督戚宏亮升任兵部右侍郎小————说————谷
其他在朝京官大部分得到加封,只有那些新任或者刚刚履新的官员未在此次加封之列。对徐光启,位列三公也早已是总忘所归,他当年所主持的科技部为大明的军械改进和造船技术进步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兵部尚书刘立洋和国丈王诚恩位列三孤也并不出人意料,毕竟这些年大明疆域一再扩张,兵部尚书是首功,而皇上要文化强国,身为国丈的王诚恩升官加爵也是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