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在安抚好三位名医和两位药学大师后,与三位名医和两位药学大师进行了七天的畅谈,就传统医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六个人都认为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方式,太过于主观臆测,缺乏必要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导致出才率太低,而且极易出现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庸医。
所以,三位名医联合两位药学大师,正在研究一套新的传统医学类人才培养计划。
与此同时,陈琦则是根据前世的经验,结合这个世界现有的医学基础,率先提出了医学分科;在传统医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病灶位置和诱发源,进行专业医学分科;然后根据分科情况进行专科医学人才培养。
目前,医科区的专业医学分科已经进行了初步尝试,将妇科和儿科从传统医学中划分出来,单独列为两类专科医学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
东南角区域叫做学科区,相比于其他三个区域要小一些,和其他几个区域不同的是,这个区域只有一个约摸有三十多亩地大小的三进的宅院,三进宅院的建筑格局几乎是复制粘贴的,正北是一座大殿,大殿中摆放着百家诸圣的立身像,庄严肃穆;大殿两侧各有一排厢房,每间厢房都约摸三十多平米大小,是专供人们居住的。大殿和厢房中间,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地面用石板铺平,石板上摆放着数十个明黄色的蒲团,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
学科区是陈琦亲手建立专业培养蒙学教育人才的地方,主要职责就是培养蒙学老师;用陈琦前世的名词来讲,可以理解为“幼师”或者是“小学教师”。
陈琦非常重视蒙学教育,他在将丰都驿的政务和军务理顺后,第一时间就将教育普及提上了日程,而且将之作为重中之重,列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从华夏穿越而来的人,母亲还是一位有着三十三年教龄的人民教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两句话几乎是融入灵魂深处了。
前世的华夏崛起之路,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那些慕洋犬怎么拉踩应试教育,怎么鼓吹‘高考无用论’,都不能湮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劳和华夏传统取才体系的功劳。
陈琦到现在还记得他母亲的那句话,‘任何拉踩应试教育,吹捧素质教育的人;拉去出先枪毙后提问,绝对没有一个冤假错案;都是行走的五十万。’
陈琦起初并没有理解母亲那句话,直到他上了大学之后,他了解到了国外教育的真实状况,才明白他母亲话中的真正含义。
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不能只有文化课的考试成绩,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那些鼓吹素质教育的‘专家’从来不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需要钱的,不管是学习乐器还是学习声乐,不管是学习体育运动还是学习书法绘画,是需要大量的课外辅导做支撑的。
而那些生活在大山里,生活在偏远地区,或者是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他们是根本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的。一旦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就相当于将那些贫困学生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唯一的靠学习改变命运的路给堵死了。而那些所谓的有钱人,则可以靠着金钱,悄无声息的将那原本属于那些贫困学生和边远地区的孩子们改变命运的机会,悄悄的转移到他们的阶层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不外如是。
说远了,回到正题。
陈琦如此全身心的推进教育普及,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陈琦亲眼见到了教育普及在华夏崛起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前世有很多外国专家在那里着书立说的鼓吹什么‘人口红利’,将华夏崛起笼统的归根于华夏人多,人力成本低。就像有些人鼓吹‘抗美援朝’华夏打赢漂亮国是靠人海战术是一回事儿,那些人他们华丽的无视了华夏人传承数千年的智慧,简单粗暴的将所有的功劳湮灭在了一堆毫无依据的伪科学理论中。
‘人口红利’从来都不是华夏人的专利,全世界不是只有华夏人多,人力成本低。前世的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的人口同样不少,人力成本比华夏还要低;有些地方甚至你不给工资,一天管三顿饭就会有人来干活。
可是,为什么那些跨国企业不选择将工厂转移到非洲,南美,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国家呢?为什么在华夏人力成本逐年提升的情况下,那些跨国企业还要执着的将工厂留在华夏,而不是迁到其他国家呢?为什么川普大统领花费那么多口水,花费那么多时间,都说服不了漂亮国工厂退出华夏,回归漂亮国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管是非洲,还是南美,或是东南亚,又或是印度,这些地区的人是多,人力成本是低,但是那些人都是一堆连字都不认识的文盲,这些人除了卖苦力赚钱,任何需要用到脑子,需要认字的工作,他们都做不了。你给他们一个机器让他们操作,他们连说明书都看不懂,你要他们怎么操作?
可是在华夏,这个事情就不会出现,华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识字率高达九成,不识字的文盲成为了稀缺品,数量和国宝大熊猫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