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我在古代当策划>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4节(2 / 2)

次日卯时,天微微擦亮,梨家湾蒸腾着一片渺渺雾气,空气中浮现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爽。平地的杂草已经被人清理干净,此时站满了高低不一的男丁,正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铛铛铛!”队伍前面的人拿着锣鼓用力敲了几榔头,吵吵嚷嚷的声音才慢慢低下来。

身着差服的衙役分列队伍两侧,手持铁迟维护秩序。

队伍前面站着2个书吏和主薄,大树旁边停着两辆马车,几个来做工的汉子好奇地瞪大了双眼,只看到帘子放下来掀起一角。

书吏捧着手册高声宣读:“肃静,现在说一下修理河道的相关规定。”

“卯时在此处集合,午时休息吃饭,过了酉时才算结束。此次做工分组进行,每十人一组,分工合作。”这是陆久安参照现代工厂流水线工作想出的法子。书吏将这段时间会做的工作类容也详尽地宣读出来,方便大家根据情况量力而行,选择组队。这样即效率,也方便管理。

“另外,每10组安排一个随行大夫,中途身体有任何不适都可以找大夫免费医治。”5个长须慈目的中年人从一辆马车中鱼贯而出,身挎一个药箱,向书吏和主薄拱手致礼。

“天呐,石大夫也出来问诊了。”

人群窃窃私语,不敢相信衙门竟然招来了大夫随行,为在场的人进行免费医治。

“做工期间不得寻滋生事,扰乱纪律。违反的人没收工钱,情节严重的取消此处做工的机会,予以逐出。各位自行组队,满十人在我这里登记。”

很多人不明就里,互相讨论起来。

也有机灵的汉子当先在队伍里交错游走,有寻找相熟之人结伴而作,有壮年寻找相同劳力争取做更多的工,当然也有部分贼眉鼠眼、面色凶恶的打着坐享其成的主意,那些被找上的老实易欺之人不敢伸张,就只能忍气吞声的答应下来。

马车里伸出一只净白的手,招来书吏耳语几句。

人群便听书吏又回到队伍前大声宣讲:“刚才只说了惩戒的法子,还没说奖励。根据组队做工情况,除了每十日一结,大家都可以得到工钱粮食。每三十日一结,再分设3种奖励。做工排名第三多的一只队伍列为丙队,每人多奖励一升米;往上为乙等,每人奖励2个鸡蛋;最多的队伍列为甲等,每人奖励一包盐。河道修理完毕统一再作结算,甲等再额外设奖励,奖励待定!所以各位可以先考虑清楚再组队。”

果然这话一出,人群骚动,部分已经组好的队伍打散重组,有些人知道队友是个偷奸耍滑好吃懒做的人,就会拒绝他的加入,有些力量大些的人,还会去寻求那些青壮年,共同谋取奖励。

其中两队人马尤其显眼,队伍里面都是一些人高马大,孔武有力的壮汉,一个络腮胡大汉打头上前:“我们组好了。”

书吏铺上纸墨:“好,报上姓名。”

“邱江。”

书吏一一登记姓名,轮到这组最后两人,只见前方投射下来两道影子,书吏不由抬头看去,见对方气势凛然,手臂上的肌肉鼓胀,身材高大,不由心里一怵,再细看,只是两个寻常庄稼汉:“什么名字。”

一人答道:“杨耕青。”不等书吏发问,又替另一人回答:“韩致。”

队伍登记完毕已经晌午,自然是吃了午饭再做工。做饭的地方选在离河道不远的一个废弃农屋里,汉子们自带了碗筷,凑到一堆席地而坐。

饭是糙米做的,做成的干饭,菜是野菜叶子,好在分量十足,汉子们久违地吃了个撑肠拄腹。

这大大出乎了队伍的意料,以往赈灾搭帐篷布的粥都是清汤寡水的,喝在嘴里刮嗓子,一碗下肚还饥肠辘辘。

原想着这次县衙也是糠水应付了事,倒没想到告示里说的管饱,是真的撑到肚子发胀的程度。这才刚刚开始,还没到达地方,队伍就对要做的工作充满了希望。

情绪空前高涨,突然的暴雨也浇不熄心中的火热。有些人干脆就着杂草和雨水把碗匆匆一擦,讨论起了接下来的分工和谋划。

第006章

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暴雨甫一停歇,就由领头带领,队伍拿着簸箕镐头等工具开拔往敲定的地方而去。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没有人反抗闹事,队伍很快就达到了莫尽河。

与怒江的浑浊汹涌不同,莫尽河清澈平和,像个文静典雅的闺中姑娘。河两岸开满不知名的花朵,树木亭亭玉立,杂草不受洪水的影响,在这里年复一年的扎根生长,已经遍布脚下,杂草间隐隐能看见其中的一二石块。

“好了,就是这里了。”领头把要做的工作又复述了一遍。

队伍在行走途中就已经商讨好了合作做工的事宜,领头一交代完,就迫不及待的投入工作中,要多积极就有多积极,把一旁的官差看得目瞪口呆。

“这个新来的县令,还是有几分手段的。”书吏悄声道。

陆久安在轿子里坐了一会儿就觉得酷暑难当,应平县又湿又闷,就算人站在树荫下,也是热风扑面,从头倒脚犹如被放在蒸拿房里汗流浃背,让人好不难受。

陆起人未至声先到:“大人,汤来了。”随着门帘拉开,随之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中药味。

陆久安条件反射先捂口鼻。

陆奇像看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无奈得看着他:“大人,不是治病的中药,是您吩咐熬制的草药。”

陆久安一愣,想起来是有这么一回事。

当时他怕队伍中有人高温中暑,问过大夫之后,让人专门进山里搜罗一味消暑的药材植物。

那植物满山遍野都是,取之不尽,遂吩咐下面的人一定要在现场熬制,在场的无论百姓还是大夫主事必须每天一碗。

现场主事没有当一回事,陆起却是毫不犹豫得执行下去,江预私下问起,还颇为疑惑的反问:“这天这么炎热,我家公子怎么受得了,那群人当然是跟着占了我家公子的便宜,这草药寻了那么多,反正熬了也是熬了,不喝浪费么?”

“我尝过了大人,这药确实不苦。”

陆久安将信半疑的接过碗,在陆起殷勤的注视下苦大仇深的喝下去,确实不苦,回口甘甜,不由眼睛一亮:“这个好,味道不错,又能降暑。其他人喝了吗?”

“大人赏赐的好东西,感谢还来不及,还敢不喝吗?”陆起撩起帘子给他看,只见热气腾腾的百姓在领事一声令下,一脸不明就里的捧着碗排着队挨个在锅炉边领汤药。

后来听说是县令大人专门吩咐熬制的降热解暑的药,才一脸感恩带德地喝了。

“遇到这样的县令大人,是你们的福气,要好好做事,不要斗殴闹事,回报县令大人,听到没有。”主事大声喝道,队伍自然连连称是。

于是书吏们又悄声改口:“这新来的县令,还真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县令。”

不管书吏们的赞叹真心与否,百姓心里确实对新来的县令有了很大的改观。

邱江的脸上汗流如瀑,一直从额头流到浓密的络腮胡里,裸露出来的身躯被骄阳晒得发红发烫,他毫不在意撩起下摆抹了一把脸,笑着漏出一排整齐不一的牙齿,对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人说道:“嘿,这位小兄弟,咱应平县来了这样一位县令,又是送粮又是送药的,等洪水被治理后,应当可以过上好日子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