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顶点>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匠心独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匠心独运(1 / 2)

现代的菊花瓷工艺,特别是彷官窑的菊花瓷工艺,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

而在开封,就有人开发出来了这种技术。

至于怎么开发出来的,那就需要技术了。

其他地方有瓷塑工艺、面塑工艺,而开封有官窑工艺。

所以,国内一位大师从面塑工艺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开始了创新,因为瓷塑和面塑是相通的。

如何把瓷泥做成菊花,他尝试了很多遍。

官瓷是开片瓷,追求开片纹,而菊花瓣细长,容易断裂。

所以很多时候尝试用官瓷的瓷泥做菊花,都会失败。

后来,用一种高领土做成菊花,单独烧成菊花,但是与官瓷泥一起就烧不成。

因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泥,高白泥烧制温度是1380度,而官瓷泥的烧制温度是1260~1280度。

这就导致两种瓷泥在一起烧制的时候,官瓷烧好了,而菊花烧坏了。

或是菊花烧成了,官瓷烧坏了。

传统官瓷泥与高白泥的烧制过程,这是一个科技攻关项目。

第一,调低高白泥的烧制温度。

第二,提高官瓷的烧制温度,就在这两者之间寻求烧制温度匹配。

第三,在烧制过程中,采用先还原、后氧化的方法,成品率逐渐提高,这样可以说是很成功。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

菊花瓷的制作工艺复杂,菊花的花瓣是线状的,细如发丝,最细的只有1毫米左右。

在制作的过程中,做菊花的瓷泥,在干的时候,它容易断;

在湿的时候,它是比较软,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花做好、组装出来。

这就要求塑瓷工艺、塑瓷功夫相当成熟,把握不同程度,把握时间相当精准。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来非常精美的菊花造型。

菊花瓷把瓷器烧制、瓷塑涂彩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在北宋官瓷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这样在瓷质制作领域的推陈出新,十分难得。

主要是我们的老祖宗们,都太给力了,他们已经把可以想到的所有瓷器品种,都做了一遍。

所以,留给我们现代人发挥的余地,已经很小。

这也是创新的难得和难度!

当然,如果不一味追求彷古,而是重新,现代人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在材料上,原材料是不能变的,但是尽管不能变,却可以尝试用新材料。

比如说原材料西司土都没了,就尝试用其他瓷土代替。

尽管这种尝试过程很艰辛,但也能达到与北宋官瓷相媲美的那种釉色。

在造型上,官瓷的传统造型以青铜器造型为主,除了保留传统造型之外,要与时俱进,做出适合时代的造型。

如铁塔、龙厅等有开封文化元素的造型。

还有李清照的造型,也尝试各种现代人物造型,如现在比较提倡的一些英雄人物造型。

在烧制上,菊花瓷的烧制牵涉到菊花瓷泥与底部盘子的衔接,必须达到高度一致。

在制作过程当中,可以尝试用高白瓷做菊花瓷,也可以尝试用官瓷、汝瓷、钧瓷等不同的瓷泥。

如何做到在一个窑中,能烧成一致的成品,这是制瓷匠人始终研究的一个课题。

过去官瓷是礼器,是国家重器,属于皇家专用,不能流传民间。

如今,官瓷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走向大众化,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让昔日皇家御用的官瓷以餐具、茶具的形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而这一直是陈文哲的心愿。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器具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的粗茶澹饭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人们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后,都需要有了更多的精神要求。

宋代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顶峰,也是美学造型的顶峰。

现代人崇尚宋文化,而北宋官瓷的造型简约而不简单。

特别是釉色,单纯而不单调。

官瓷的造型之美、釉色之润,是人们在文化追求、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以现在一念堂陶瓷厂开发出来的官瓷茶具,一走进市场,就表现出非常高的认可度。

可以说,陈文哲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给他的工厂带来巨大的收获。

像是茶具、餐具,就是市场的主力军。

而其他的器型,就只能是用来收藏。

陈文哲这也算是以工艺培养手艺,他研究出工艺,简单的用来赚钱,复杂的工艺品就用来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