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顶点>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德艺双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德艺双馨(1 / 2)

学习是快乐的,制瓷更加让陈文哲感到快乐。

最主要的是他没有压力,可以想到什么就学什么,也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有着几位老前辈的经验,陈文哲再做元青花,就实在是太轻松了。

如果不是这几家窑口,都不会直接出售制作元青花的材料,他仿烧元青花会更加简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景镇那边的各家窑口、瓷器公司,都被人盯着。

比如之前陈文哲接触最早的乾隆青花釉料,这个一般人肯定买不到。

因为买到了这种釉料,就可以直接高仿乾隆青花瓷。

要不是因为这个,陈文哲调配出来的青花釉料、釉里红釉料等,也不会卖出高价。

就连清三代的青花料,景镇那边都不让轻易流出,就不要说能够仿制元青花的,现代处理工艺,处理出来的苏麻离青料和麻仓土了。

就像之前黄老先生,就曾说过:“我要对藏者负责,对我的作品负责。”

他曾经坦言,有人拿他的作品,当做文物来拍卖。

而这会导致市场对他本人,乃至整個景镇都产生不信任。

如今,他的每幅作品上,都有他自己的名字。

当年仿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时,他一共做了10个,并打上自己的名字还编了号。

现如今,哪怕每件已经增值几十万元,老先生仍旧坚持本心,不再仿制。

仿制,是对古瓷文化的一种继承,但是在继承的同时也要创新。

到了陈文哲的程度,他也想要创新,而不是单纯的仿制。

刚开始做仿古瓷,肯定是为了赚钱。

但是,他现在缺钱?

既然不缺钱,那还不要有一点更高的追求?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办法,世人都需要恰饭,而做仿古瓷,肯定是制瓷匠人们的最佳捷径。

陈文哲现在就处在仓廪实,所以他的理想就占据了上峰。

他肯定想要在仿制的基础上,能够发现一些新技术。

这一条路,是前人走出来的,他只要仿制的技术达到,总会是能够推陈出新的。

因为新技术,新文化,往往是由古文化演变而来。

仿古的本质,除了让古文物得到修复,也是要利用仿古的技术,来创造出新的作品。

为师者,为匠者,需要做的不仅是提高自己的技术就可以,同时也要提升艺德。

德艺双馨,以德为本,一心扎根于技术,扎根于作品,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

而不是持艺傲物,打乱市场。

就像是黄老,从事陶瓷艺术工作五十余年,以一人之力成为我国仿古瓷第一人。

他的作品也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追捧,毕竟他擅长青花釉里红、宋影青刻花、元青花、粉彩等。

其仿古作品被称为“黄窑瓷”名扬四海,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官窑。

如果他要不在自己作品上留名,如果这些作品流入市场,那造成的影响就大了。

“所以,以后我的作品,也要留下名字了!”

做完了一件瓷器,只等入窑烧制之时,陈文哲有点自得的道。

经过几次试烧,陈文哲感觉这一次应该是稳了,所以他有点飘。

他已经根据那些前辈的经验,试验了好几次。

因为他有着完整元青花的烧制工艺,所以试验的次数并不多,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

也是因为这个,他才会这么自信。

这一次他做的是一件鬼谷子下山图罐,之前烧制的也全是这种大罐。

只不过,不是鬼谷子下山图罐,而是一些牡丹罐、云龙纹大罐等等。

现在感觉鬼谷子下山图罐,应该是能烧制成功,陈文哲就不想继续做大罐。

因为,他就不想继续做这种仿制工作了,他也需要一点创新。

只不过在创新之前,他需要寻找到他擅长的一方面。

也是在做元青花大罐的时候,陈文哲突然意识到,他原来做过不少的牡丹纹的作品。

其中就有牡丹纹的大罐,还有一些釉里红大罐,对于画牡丹,他还算擅长。

之前他的一次小突破,也是在纹饰之上突破的。

只不过那是大雁的变形,而这一次,他直接做自己最擅长,也最喜欢的纹饰品种,也就是牡丹纹。

如果是创新,自然就不用太过理会前人的习惯。

但是,在创新之前,肯定要先学习。

特别是制作仿古瓷,更是要了解前人的习惯。

牡丹纹是一种典型的汉族瓷器装饰纹样或织锦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