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我的系统不正经顶点> 第一百九十九章十鹿游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十鹿游春(1 / 2)

刚才陈文哲只看到了三块砖雕,没想到,在那狗拿耗子石雕后面,还有八块。

这些砖雕的个头不小,堆在身后,居然还有一大堆。

此时他很想把这些砖雕藏起来,但是,他没地方藏。

刚才他没多看几眼,不是不重视这些砖雕,而且害怕引起怀疑。

本来以为也就收获一套,两块砖雕,没想到,居然凑成了两套。

这些砖雕的个头,可比普通汉砖要大,而且上面的雕刻也更加精美。

此时没有人旁观,他自然要研究一下。

刚才他稍微看了一下,就认出来了一幅鲤鱼跳龙门。

这种砖雕,应该是两块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一幅雕刻。

稍微寻找,就找到了另外一块,此时他也看出来了,另外九块,肯定能凑成一幅图画。

“果然是鲤鱼跳龙门!”

拉开背包,掏出了里面的卷尺,测量了一下,发现还真不小。

这一幅“鲤鱼跳龙门”砖雕,是由两块砖组合而成,每块长33厘米,宽21.5厘米,厚17厘米。

这副砖雕有典故情节,左边一块描述了鲤鱼准备跳进龙门的情景。

浪花中一条大鲤鱼跳出水面,跃居主要位置,两条小鲤鱼也昂首向龙门跃去。

那二层是盂顶飞檐翘角的龙宫,角垂风铃,门设乳钉,庄严宏伟,富丽堂皇。

门微开一隙,透过缝隙,可见3厘米厚的内空间。

砖下边是五组装饰性很强的浪花,簇拥着鲤鱼、龙门,一幅海中龙王宫殿的壮景跃然砖上。

右边的一块砖,有一条从龙门中跳出来的“鱼”,它的形象谁看的都会感觉很熟悉:角似鹿、眼似牛、嘴似马……

显然,这是由一条普通鲤鱼变成的“龙”。

它回首眺望龙门,面带笑容的神态,表现出鲤鱼因跳跃龙门,而高升的欢快感、自豪感。

这组砖雕题材的寓意和期盼,是很明显的。

以鱼祈祝人们,能获得跳跃龙门而高升境迁的机遇。

古时又以“龙门”比喻高升、高攀。

如唐李白《上韩荆州书》中说:“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

民间把鲤鱼跳龙门,常作为通过科举夺魁的象征。

这组砖雕应该是用于门楼的装饰,寓意更加独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块砖的上、下、左、右侧面,和左半砖正面的左上角,右边砖正面的右上角,都穿插了忍冬纹样。

不细看,还以为同样是波浪纹,因为它和波浪纹很相像。

但细一看,才发现是忍冬纹样,两种纹样组合在一起,一点凌乱的感觉都没有。

雕刻者在“鲤鱼跳龙门”的题材中,加以忍冬纹,看上去是两组毫无联系的题材内容,但对砖头很有研究的陈文哲却知道,这里面另有文章。

忍冬为一种缠绕植物,俗称“金银花”“金银藤”,其花长瓠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忍冬图案多作为佛教装饰,可能取其“益寿”的吉祥含义。

这块砖雕上除了用鲤鱼跳龙门,表示科举高升的心愿,还用忍冬纹样表示延年益寿的祝福,更体现了创作者强化寓意吉祥的构思。

这种有无羁绊的丰富联想的随意添画,在古代工艺图案中也是屡见不鲜,而在敦煌图案中尤为多见。

这组砖雕高浮雕的风格突出,整个砖厚17厘米,除地子实心层6厘米外,11厘米的厚度均为高浮雕和镂空雕。

从最前面的鲤鱼,到中景远景的鲤鱼,从近处波浪,到远处消失的波浪,从龙门前到龙门中,从前景到后景,层次非常丰富。

特别是那龙宫门,盂顶建筑突破了浮雕范畴。

采用镂空雕、圆雕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三度空间。

这组砖雕置放上墙时,11厘米的雕刻层,是凸于墙面外的,更有立体感。

整组砖雕是圆雕、浮雕、镂空雕、深浅刻融为一体的,同时也是点、线、面相互衬托运用较好的代表作。

“汉代也没有科举,这副砖雕倒是不像是汉代的,看着怎么像是清代的?”

看完了,陈文哲反而一脸疑惑。

他能确定,那些砖头是汉砖,而且是出自古墓。

还有那些瓦当,也应该是汉代的,但是这些砖雕,应该不是。

这就有意思了,难道一座清代的大宅附近,还有一座汉代的古墓?

或者,干脆是清代的大户人家,买了这些汉代的东西,装饰在了自家的大宅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