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208章 办学的想法和献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08章 办学的想法和献礼(1 / 2)

第208章办学的想法和献礼

院长办公室。

见到王梦德进来了,鲁院长高兴的冲着他招招手,又吩咐秘书给他泡了一杯热茶。

“王梦德同志,今天上午,你在医科大学的临时授课,可是让他们学校的大部分师生都大为震撼。

你是不知道,中午的时候,医科大学的校长给我打了电话,一直聊了十几分钟,中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夸你,剩下的就是羡慕我们中医研究院出了一个天才。”

鲁院长笑眯眯的看着他说道。

他和医科大学的校长,是老相识了,因为分属中西医两个不同的阵营,相互之间可是一直较着劲呢。

这一次,“老对头”那泛酸的语气顺着电话线那端传来,让他犹如夏天吃了冰西瓜一样舒坦。

这可是那位头一次在他面前露出羡慕的语气。

“对了,医科大学那边,想让你以后长期给他们讲课,一周时间有空了就去上个一两节就行,没空就不去,来去自由。

当然,这不是强制的任务,而是征求你的意见,一切以你的意见为主。”

鲁院长又接着说道。

其实他是不愿意让王梦德去的,不仅是耽误时间的问题,也是因为生怕“资敌”。

但这事儿他也不想直接做主,索性就把情况大概的说了一遍。

“院长,我还是到医科大学上几节就行了,长期的就算了。”

王梦德直接拒绝道。

他现在时间宝贵,而且,今天过来找鲁院长,也是有其他想法的。

“院长,我今天到医科大学,看到他们学校里大量的学生,深有感触。

觉得咱们中医研究院,也要有自己的中医院校,用来大量的培养中医人才。”

“孟德,国家不是前几年刚成立了几个中医院校么?

再说了,咱们中医研究院,每个中医名家和知名的大夫,都带着好几个徒弟。

而且这几年国家非常的困难,不论是资金还是物资上,都极度缺乏,没必要再另外兴办院校了吧。”

等秘书出去了之后,鲁院长便变了一个称呼,好奇的问道。

早在1956年,国家就发文正式成立了京城中医学院等四所中医院校,国内高等中医药教育由此起步。

去年,1960年,京城中医学院又被上级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对于鲁院长来说,国家这几年对中医教育上的投入,已经是非常的多了。

现在王孟德又建议新建一个中医院校,让他觉得非常的奇怪。

“院长,医科大学现在有数百名学生,未来,将会有上千,甚至是数千名学生。

这些学生,大部分上的都是长学制,再加上雄厚的师资力量,他们是在培养一大批精英。

等到以后每年上千名毕业生毕业,这些人,都将会进入各个医院或者相关的卫计单位工作。

几十年后,这些精英就会成为各个医院以及单位的中流砥柱,到时候,中医可就竞争不过他们了。”

王孟德一本正经的说道。

他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医科大学的前身,协和医学院也是跟中医研究院一样,追求的就是“小、精、尖”的育人体制。

第一届的毕业生,只有三个人。

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协和医学院只毕业了311人,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

等到1957年,协和医学院与医学科学院合并后。

就开始设置八年制医学教育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长学制。

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招生。

虽然京城中医学院(未来的京城中医药大学)等几所中医院校已经成立,但在培育人才上,远远比不上医科大学。

除了中医学起来更难以外,师资力量也是很大的一方面。

随着王孟德的解释,鲁院长的脸色越来越严肃。

“孟德,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要想办好一所中医院校,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且,上级能不能答应,也是未知数,毕竟牵扯到太多的东西了。”

现在还在困难时期,又是计划经济时代。

想让上级部门同意,没有充分的理由,可谓是难如上青天。

“院长,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

不如我们也参照医科大学的模式,找一个中医院校进行合并。

如此一来,不仅有了现成的院校,咱们研究院这么多中医名家和知名大夫,也都可以去上课。

我相信,到时候培育出来的学生,绝对不会差,有好苗子,也能直接进研究院。”

王孟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十年后,中医研究院和京城中医学院,还真的合并过。

虽然后来因为其他原因,两院分开,京城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办学。

“嗯,你说的这个办法,也确实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不过,这里边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合并两个字就行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

这样,我回头跟上级汇报一下,看看上级的想法。”

想了好一会儿,鲁院长才开口说道。

从院长办公室出来。

王孟德伸了个懒腰,他一边往自己的办公室方向走去,一边琢磨着。

今天鲁院长的态度,看起来不像是敷衍。

估计他是真的听进去了。

现在就希望上级领导,能同意中医研究院和一个中医院校合并。

等合并后,中医人才的培养,就会加快很多。

至于再过几年就会起波澜的问题,他也考虑不了这么多了。

就他们这些中医大夫的身份,该来的谁都跑不掉。

不过,他现在是保健组成员,又身怀绝技,相信到时候会平安无事的。

毕竟,谁也不希望一个能随时救命的大夫出事。

几天后。

在南越的医疗队,终于回国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数十名医疗队,夜以继日的参与救治工作。

同时,也给青蒿散和青蒿素的临床试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

因为试验样本数量非常巨大,所以,时间上也被放宽了一些。

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很是喜人。

特别是青蒿散,对疟疾的强大功效,让南越人爱不释手。

不仅成了部队的标配,也是家家户户民众的家庭收藏首选药品。

海南地区的制药厂,早已经建成并超负荷投产。

甚至国家已经在其他地区筹备建设新的制药厂了。

之前大部分都是运到南越,现在临床试验结束,青蒿散已经被验证是安全有效的药品。

所以,国内的民众,特别是南方的众多疟疾患者,也可以直接使用了。

“师兄,我在医疗队里,听领导说起,咱们这次为什么要赶在九月中旬完成临床试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