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消失的差不多了。
况且就算没有“异象”让百姓信服,皇帝也是可以采取强制推广的手段。
为难的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不肯让土豆被推广。
他们不是不信土豆的好处,就是太信了。
土豆推广之后,百姓肯定对当今皇帝感恩戴德,死心塌地。无论是还有反心的,或者是想当土皇帝的,这可都不是好事。
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阻拦这件事。
不过对于慕晏等人而言,这些人也不过螳臂当车而已。皇帝陛下必定能成功推广土豆,因为谁也不能阻拦百姓们吃饱的心。皇帝陛下还能趁此机会,看还有谁心中有异。
开国之初,总是有各种不顺利,总是伴随着许多腥风血雨。皇帝陛下登基以来,一直按兵不动,还未动过杀念。
但动杀念是迟早的事。
这天下,不流点血给一些人警示,是不会太平的。
至于科举,阻力小的原因也很简单。世族们太自傲了。
皇帝装作在被各方说服之下,打消了让寒门子弟也能直接选拔进入太学的打算。他道,寒门子弟的确在教育上和世族不同,因此不能用和世族同等方式入学。
咱们来考试吧。
咱们先在县上来个考试,考过的叫秀才;再在各州来个考试,考过的叫举人;最后再在京城考一次,考过的就是进士。
在各州考试通过的人,就能当吏、当地方小官。而在京城考试之后的学子,则会在京城实习之后直接授官。前三名更是直接留在朝中。
而太学院则是另一种考验标准。太学院在册的学生,就拥有举人一样,被授予地方小官的资格,且能直接参与进士考试,不需要从头考起。
太学院的学生要当大官有两种途径。第一是家族自己去向皇帝求,皇帝看在家族功劳的份上直接授予;第二种是参加进士考试,和从全天下选来的优秀学子去竞争。
皇帝的意思是,其他闲职也就罢了,但有实权的大官,朕还是要选有能之士。你们说不屑于与普通寒门子弟同伍。那朕就选不普通的寒门子弟。这全天下层层选拔出的,最拔尖的几十人,足够让你们正视了吧?
还是说,你们的学识,压不住这些寒门子弟?那你们这群世族子弟到底怎么学的?
世族心想,皇帝该给的特权也给他们了,他们的子弟做官甚至比之前还容易,连联名推举都省了。人家寒门子弟还得层层选拔呢。
而他们本来没指望家中的纨绔子弟能当什么实权官职。家中的未来,自然有家族专门培养的能干人去掌握。
难道说家族花大资源培养的人,还比不过那些寒门庶族?
第69章
然后皇帝又下令,进士必须考策论等等比较复杂的内容,专设一科只考经义的,只有太学学生能考,考完还是能授官,和进士一样。
当然,欢迎世族子弟也来考进士科。
后来只考经义的,被称为明经科。
明经科取士,没有后续殿试环节,直接算作二甲进士同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