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部署
乾宁二年九月初一,观兵洛北。
成德、魏博、河中、横海、义武、夏、夔、荆、汉、凉、楚、甘十一镇之师,侍卫亲军马步司、天策中军、外军各校尉部、万岁军,种类回鹘、党项、突厥、吐蕃、契丹、吐谷浑、奚、鞑靼……中外军队,蕃汉并茂。十余万众,部阵严肃,步骑照曜。军旅之盛,近代为最。
“见兵甲之壮,中外皆惧。”史官记录的同时,几道诏书公布。
十一诸侯及李克用、王师范、杨行密、李嗣周、赵匡明、朱瑾及刚病逝的拓跋思恭,加号东京靖难讨奸安国功臣。
拓跋思恭,虽然对他有点意见,但讨巢、收长安、讨朱玫、讨李克用以及之后的战事这老贼都来了的,在这会,算最有逼数的军头之一了。
太尉杜让能兼中书令,司徒刘崇望进爵赵国公,以酬辅政之功,也是致仕前奏。
郑延昌进位右仆射、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延资库使、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判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李溪进位左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
国朝中后期,一般地,行政、审议、决策三权合一,监国史(史官老大)、太清宫使(祭祀官老大)、延资库使(备用金管理员)、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全国财权)合一,领弘文馆大学士,是为首相。
翰林院使韩偓、给事中牛徽、度支使王抟罢本官,各以省官拜平章事,补相三人。
尚书左丞杨涉、京兆尹孙惟晟、万年令曹希甫、司隶校尉韩仪、右丞赵崇、中书舍人赵嘉、散骑常侍李导等有功文官数百人各有嘉奖。
王绍戎、张季德、马全政、阿史那应臣、赫连卫桓、论弘毅、杨可宣、符存审、何楚玉、刘训、曹诚、野诗长明、张琏、崔伽护、赵恩、赵辉、阿摩难等禁军将校千余皆有封赏。
邯郸郡南宫宠颜进位卫国夫人,颍川郡赵若昭、洛符、杨可证进位楚国、齐国、秦国。
枢密供奉闻人楚楚、飞龙使张承业、御衣使阿阡、膳食使武令仙、中常侍刘子劈、内教坊使殷盈、高明月、庾道怜、上官慎等百余中官也在表彰之列。
这是酬中外有功的补充。
再是河南军政。
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降为防御使,移驻河内县,割河南府王屋县来属,授号安国军。由请求留朝的凉州大将哥舒金担任。
东都、畿、汝节度使,也就是之前按朱温申请成立的佑国军被废。
以河南府余下二十县为河南观察使,建号天圣神明。
峡夔节度使李嗣周移镇河南,任河南镇遏、招抚制置、讨击、观察使,兼东京留守、河南内外蕃汉马步诸军都总管。
征汉中太守卢知遒入朝,改河南尹,兼观察副使。
从崔安潜入蜀的李彦真召回,出任天圣神明军马步都虞侯,兼观察司马。
以李君实为河南团练使,兼天圣神明军都教练。以李筠、李敖、李敢、李发、忽索月、潘勐、猛猛子、窦彪、欧阳剑、细封硕里贺等为天圣神明军诸职。
以殿中侍御史崔照为监军。
天圣神明军给予三万人的野战军编制。除去李嗣周自带的一万夔兵以及李彦真可能会从蜀中带回一部分募的蜀人,剩下的来自万岁军、回鹘、外军、凉州等部——李仁美已经决定留朝了,其部多数会回甘州,六千人留下。
挺乱的。也是没辙。原因很单纯,兵员不够。不是量不够,而是其他。
汝州升格防御使,授号新化军,以邓州防御使李存孝平调。
授号邓州防御使文德军,以步军司副指挥韩宗信出镇。
郑州升格防御使,授号成康军,以天策军步兵判官殷守之出镇。
监察御史归黯、薛顷等出任几方监军使。
副使宇文麒接任夔帅。
巴、夔、黔一带,李某打算抽时间亲自跑一趟,肃清盗贼、小军头以及那些狂完了的豪强、蛮部首领、百姓,以恢复朝廷、皇帝、官府这三个词的威慑力。
这些地方,皇帝本人去的效果远胜大臣。顺带募点没被污染的壮士。好吧,就是蠢。圣人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大字不识、眼界只有一个县,对权力、尊贵血统充满敬畏的武夫,便宜又好使。现在那群耶耶、牲口,真担心自己死了朝廷、儿子都控制不住。
以上只是粗略的,更多细节还待完善、披露。
阅兵结束后,诸侯一起请辞:蛇氏伏诛,臣等逗留已久,这就返回藩方。
圣人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