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t感情,以前仅仅是捕风捉影的猜测。那句脱口而出的“你别多想”,那一刻她急于辩解的神情,无疑为她的判断提供了证据。
这孩子。
你想得到什么呢?你以为,你可以得到什么呢?
路帆想起那张笑脸,又想起自己,不禁苦笑。她已经三十三岁了,离过婚,有个九岁的儿子。这样的自己,能给她什么?
路帆刚当老师那几年,常常收到学生写来的小纸条。男孩的,女孩的,都有过。她念大学的时候,学校氛围很开放,所以对这些传来的纸条并不觉得奇怪或是冒犯。
青春期的孩子嘛,总会把一些情感误以为是爱情,也会掩耳盗铃般神化崇拜的人。这不是什么错误,只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就好了。长大以后,他们也会意识到自己当初有多单纯幼稚。
路帆往往回以同样篇幅甚至更长的文字,感谢学生的喜欢,同时让他们理性审视自己的情感,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大部分孩子都会知难而退。少数几个越败越勇的,冷他们几天,也就不敢再动什么心思了。
随着她年纪变大,在这个行业时间越来越久,和学生的距离也在慢慢变远。虽然也会有孩子向她表达自己的喜欢,但用词都是十分委婉克制。只要避重就轻,对那些含蓄的心意视而不见,也不会再有人提起。
这么些年教过的所有学生里,唯一让她意外的,就是许千。
她确实被许千吸引了。她独特的性格,她的才华,她的真诚和纯粹,这些东西都让她不自觉地对这个孩子产生好感,难免对她多有关照。
很多时候,她在许千的身上感受到了某种契合。这个孩子就像是年少时的自己,无论是爱好还是脾气,都有几分相像。和许千在一起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满怀憧憬的年纪,一身活力,肆无忌惮地谈论和追逐。
情不自禁地,她开始向许千透露自己生活的另一面。她希望能和这个孩子从师生变为朋友,哪怕毕业了,也能保持联系。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孩子。既宠爱,又珍视。
要说许千对自己产生了一些依恋,倒也并不奇怪。她的家庭环境,没有什么人可以让她放心地依靠,当陌生人给予了关爱时,反应自然要比别的孩子强烈一些。
路帆万万没想到的是,许千在了解过自己家庭状况的前提下,还会对她萌生出师生关系以外的感情。她难道不觉得,这很不现实吗?
许千今年十七了。她们两个,差了十六岁。这放在古代,可是完完全全的两代人;哪怕是在现代,也绝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跨越的差距。
这孩子难道不知道,她们眼前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吗?
她已经无路可走了。一切尘埃落定,只剩下日复一日的重复。麻木,妥协,周旋于世俗。她的人生是一支早就落地了的箭,只等着尘土一层层掩埋。
可许千不一样。箭还在弦上,连方向都来得及调整。只要她想,她可以飞到无限的远方去,甚至飞到天上,把云层都穿破。她还有太多可能。美好的,刺激的,难忘的。没人能料到她的前程有多远大。
许千不可能看不见这道鸿沟。
路帆想不明白,这孩子怎么就这样愣头愣脑地走了过来,也不怕摔出满身的伤。
她是做老师的,不能这么由着她乱来。不然到最后,可能连师生的关系都没法维系。于是她想到了“冷处理”。把那些加在她身上的关注都撤回,像其他学生一样对待。她会明白的,也会乖乖退回到安全线外的。
话是这么说,她也这样这样做了。原本只想挫一挫她的劲头,没想到这孩子受的打击远比她设想的要大。
笑容不见了,眼神也黯淡下去,整日低着头,像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样。肉眼可见的瘦了,稚气未脱的脸上多了几分憔悴,很难再和之前那个总是笑着跑来的孩子重叠在一起。
于心不忍。毕竟是打心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