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感觉他好像有点忧伤,为什么呢?还是下次再问吧,她想。
—————
圣诞节过后,蒋思淮有了一个短暂的可以歇口气的时间。
傍晚五点,她将比平时少了一半数量的最后一批面包从后厨端出来,码好之后跟唐秋燕说:“就这点了,卖到七点,能不能卖完都打烊。”
“赶紧收工回去,能多休息一个小时也好。”她说着,将头上的一次性帽子摘了下来。
洗干净手之后,她出来一边往盘子里夹面包,一边又跟他们说:“一会儿小唐姐拣几个回去给小朋友吃,小叶也带几个给师姐呗?”
俩人都答应了,等打包装的时候,蒋思淮才凑近叶沛泽,小声跟他打商量:“你喜欢的女孩子到底是谁啊?在哪儿认识的啊?你告诉我呗,写给我看,看完就删,我肯定不告诉第三个人。”
叶沛泽摇摇头,一副守口如瓶,谁也别想逼迫我说出秘密的样子。
蒋思淮忍不住啧了声。
梁槐景下班过来时,店里已经在准备打烊了,如果是别的客人,唐秋燕就不接待了,可他不一样。
唐秋燕在夹的两个面包的基础上,又给他装了一袋,“你都拿去,待会儿我跟思淮讲。”
又说:“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都要关门了,还不见你人影。”
梁槐景但觉得是:“你们今天打烊提前了?我师妹呢?”
店里已经空荡荡,叶沛泽进进出出的将面包盘都搬进后厨,前面只有唐秋燕一个人,不见蒋思淮人影。
“她提前回去了,要回家陪爷爷奶奶吃饭。”唐秋燕笑着解释道,“所以让我们也提前打烊。”
说完,将打包好的面包递给他,又给蒋思淮发了条信息。
梁槐景恍然大悟,笑着道了声谢,“我就不耽误你们了,明天再聊。”
上了车,他打开车载音响,交通频道在播放路况。
经过宠物店门口时,他下意识的往窗外看,总觉得下一秒就会见到蒋思淮牵着她的小狗,从门里出来,然后一路欢快的小跑着向前。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觉得一个人很吸引自己的目光。
也没有人会没有缘由的觉得一个人下一秒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更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的觉得周围好像总是有某个人的存在,她的身影,她的声音,以及与她有关的往事。
梁槐景不是傻子,他开始考虑,是不是因为对蒋思淮的愧疚而产生的关注,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酵变质。
红灯亮了,他停下车,顺手切换了电台,车厢里开始流淌起音乐的前奏。
是蒋思淮前一晚唱过哼过的两首歌,他找到了原唱的版本。
在两首歌不断循环播放的声音里,车子再开了将近十五分钟左右,进入学府路一个名为诗书名郡的小区。
在这里的一套三室两厅是梁裕和及韵早年买的,原本是打算一家人搬过来住,但后来考虑到离市妇幼确实远了点,就将原来的旧房子卖了,置换成现在他们居住的那套房子。
梁槐景毕业后,坚持要搬出家独居,美名其曰是独立,实则原因是什么,他们彼此心知肚明。
翅膀硬了的孩子要离巢,父母是无法阻拦的,梁裕和及韵意识到他们的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甚至要渐渐颠倒过来,只好将学府路的房子过户给他,以做弥补。
梁槐景当然知道父母的心思,因此谈不上多感激。只是作为既得利益者,他又对父母心存感谢。由此也可见,他对梁裕和及韵的感情,始终处于一个别扭的状态,既不愿意完全躺平随他们摆布并对他们感恩戴德,也无法和他们完全切割自此老死不相往来。
他既被他们管束安排失去自由,又从他们那里享受到了别人无法拥有的资源和好处,所以这两种选择他都不能做。
大概这世间不少子女都身临这样的处境,于是和父母别居,偶尔探望,有事帮忙,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实在是应了“远香近臭”和“距离产生美”的老话。
他回到家,洗手换衣服,然后从厨房的抽屉里摸出一包午餐肉,拆开以后夹进切开的可颂里,塞进空气炸锅里热一下,然后煮了一杯咖啡,囫囵的就算是吃了晚饭。
偌大的房子里安静到他走路的脚步声都能产生回声。
这与蒋家欢声笑语的热闹恰好形成鲜明对比。
蒋思淮回得也不算早,到家时已经过了傍晚六点半,黄阿姨已经炖好了一锅羊肉汤,这锅羊肉汤是用鲫鱼汤去炖的,大家都管它叫鱼羊鲜。
“鸡也蒸好了,今天买的正宗走地鸡特别好,你快来看看。”黄阿姨招呼蒋思淮。
蒋思淮撸起袖子边洗手边点头,说:“我还买了虾和梭子蟹,大虾用紫苏去炒,梭子蟹就做姜葱炒,可以吧?”
“青菜呢?”黄阿姨问。
“芥兰炒腊肠怎么样?”蒋思淮想了想,反问道。
黄阿姨说可以,“我去给你拿腊肠,你奶奶和姑婆晒的腊肠能吃了。”
蒋思淮一听就很高兴,要跟她一起去拿,“是不是还有排骨的?一会儿给我煮一根吧。”
“这么多菜你还吃腊肠啊?”黄阿姨都担心这几个菜能不能吃完,“你哥可不回来,少一个劳动力。”
蒋思淮诶了声,“不要紧,吃不完的我明天拎去店里,一锅炖了我中午再拌面吃。”
说完又问:“我哥多久没回来了?”
“有好几天了,反正半个月肯定有。”黄阿姨默默算了一下时间,应道。
蒋淮南和蒋思淮一样,要工作以后就不住家了,不是跟家里生分,实在是家离单位离得远,没必要每天都花三四个小时在上下班路上。
但他们一般会一周回一两次家,回来跟老人吃吃饭,周末要是能休息,蒋淮南也一般是回家的,可现在居然半个月没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