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女大学生和她的男人们> 同前章勿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同前章勿点(1 / 1)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秦朝以前,曾出现古滇王国。秦汉之际,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过郡县制。西晋时期,云南改设为宁州,是全国十九州之一。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

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1382年,明朝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全省府、州、县。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1]

中文名

云南历史

外文名

historyofnan

相关视频

更多

28万播放|03:32

中国最早的纪录片揭秘1902年的云南人的生活

秒懂百科精选

6756播放|01:13

解读云南历史:哀牢山的藏宝传说故事,令人匪夷所思

历史看看看

13万播放|00:12

大理国是被历史上哪位君王给消灭的请问云南历史提问

渊源历史解说

15万播放|00:50

曾经辉煌却神秘消失?古滇国之谜,莫非带你了解云南历史文化

莫非fay旅行

6017播放|00:18

云南历史提问:历史上的云南名人云南历史提问旺财兄

渊源历史解说

16万播放|06:23

云南历史沿革一

波波白菜2007

6310播放|00:21

历史上的云南王是相当霸气和爱国的云南历史提问云南历史记忆

渊源历史解说

5798播放|00:14

云南历史提问:古钟那些事云南历史提问旺财兄

渊源历史解说

远古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ta说参考资料

远古时期

旧石器时代

主词条:元谋人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的腊玛古猿,在中国被称为禄丰古猿、开远古猿等。他们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性生物,会使用天然工具。腊玛古猿也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址均在云南有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元谋人,属于在云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的代表,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直立人。[2-4]

昭通人,年代应为晚更新世,是云南省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古人化石。[5]

在云南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或称智人的化石主要有:西畴人、丽江人、昆明人等。发现的西畴人牙齿的特征较为接近现代人,属晚期智人。[6]丽江晚期智人则表现出蒙古人种的特征,与现代人十分接近。此外,在云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迹重要的还有:“昆明人”、“蒙自人”、“姚关人”等。[7]

新石器时代

云南的新石器时代,约在距今7000到3300年间。其遗址和出土地点在云南有着广泛的分布,迄今共发现近400处。[8]从云南出土遗址的自然环境看,有河湖台地、湖滨地区的贝丘遗址和洞穴遗址3种人类居住选址的类型。[7]

夏商周时期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

秦汉时期

主词条:滇国

先秦时期,云南是着名的驯马产地[9]。“昆明”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地区,而月氏系统的“叟”人则更多地分布于滇中甚至更为东部的地区。[10]云南主要有哀牢、昆明、滇等族。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11]。汉初时期,云南族群众多,且经济形态有农耕和游牧,发展水平不一。[12]

秦统一中国后,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12]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西南夷,滇王降,赐滇王王印,设益州郡,领县27个。王莽时期,南中地区发生动乱,王莽派大军十万,经过十多年的征讨,平定动乱。王莽任命文齐为益州太守。

东汉在今保山设永昌郡,亦属益州部,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13]中央王朝继续向云南移民,到东汉末年,汉族移民已在云南形成巨大势力。为控制汉族移民,边郡官员在移民中选拔和培植一批“豪族大姓”。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云南大姓聚众称雄,割据一方。

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

晋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复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占南中,李寿被封为“建宁王”,爨琛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晋,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汉族豪族爨氏统治云南400年。[14]

汉晋时期,有较多的移民进入云南,所形成的小聚居区,主要在郡县治地与交通沿线。[15]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改置南宁诸州,承圣末年,云南成为西爨与东爨之地。[13]

隋唐宋时期

主词条:南诏国、大理国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南宁州,后改为南宁都督府;武德七年624年,设雟州都督府;贞观六年632年,复置戎州都督府;麟德五年664年,设姚州都督府。[12]在云南建立了一大批羁縻府州,唐朝未能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唐朝主要采用羁縻政策,依靠当地的酋长夷帅建立统治。[14]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次年建都太和城。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

唐朝对南诏占据爨地十分不满,双方发生争执与冲突。唐朝调动大军先后在泸南和西洱河地区对南诏发动了两次大的征讨,结果惨遭失败。贞元十年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结盟,南诏背弃吐蕃回归唐朝。唐朝以南诏为“云南安抚使司”,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云南安抚使”。[14]

南诏建立后,大规模移民,把20余万户白蛮迁至永昌地区,把乌蛮自山林深谷迁至西爨故地。[12]

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大长和。光化四年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干贞建大义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政权。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中原的宋朝相始终。大理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郡王、大理王等,并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大理国政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元明时期

元朝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入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清查户口,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内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色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蒙古、回回移民入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进知识随同带入。[16]伊斯兰教在云南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进行通婚和融合。[12]元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15]

明朝

主词条:三征麓川

明朝建立后,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洪武十四年1381年8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9月,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洪武十五年正月,昆明城被攻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17]

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大量撤县并州[18],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实施了“土流并治”,“移民实滇,开发生产”[19],平滇军队、戍边屯垦卫所军卒及其家属大多落籍云南。[13]洪武中期,明朝进行了大规模调军云南,屯种听征、组建卫所、屯田镇戍的军事移民活动。。明代初年,云南户口有59576户,到万历初年已增至471048户,其中军户总计335426户。[14]

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清查户口,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内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色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蒙古、回回移民入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进知识随同带入。[16]伊斯兰教在云南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进行通婚和融合。[12]元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15]

明朝

主词条:三征麓川

明朝建立后,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洪武十四年1381年8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9月,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洪武十五年正月,昆明城被攻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17]

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大量撤县并州[18],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实施了“土流并治”,“移民实滇,开发生产”[19],平滇军队、戍边屯垦卫所军卒及其家属大多落籍云南。[13]洪武中期,明朝进行了大规模调军云南,屯种听征、组建卫所、屯田镇戍的军事移民活动。。明代初年,云南户口有59576户,到万历初年已增至471048户,其中军户总计335426户。[14]

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清查户口,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在历史上。[12]此后元朝封也先贴木儿为云南王,1290年封皇孙甘麻剌为梁王,云南王镇大理,梁王管辖全省,云南实际上存着行省与诸王府两套政权。

元王朝在云南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除“蛮夷”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官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土知州等而外,基本上实行和内地一样的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始在云南建立军事屯田,军事屯田的任务主要由蒙古、色目、契丹等民族组成的军队承担。[14]

蒙古、回回移民入滇,即将制炮术、采矿术、医药、天文历法等一些先进知识随同带入。[16]伊斯兰教在云南进入空前发展时期。回回人亦与当地人进行通婚和融合。[12]元代以前迁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聚居在郡县治地。[15]

明朝

主词条:三征麓川

明朝建立后,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洪武十四年1381年8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9月,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洪武十五年正月,昆明城被攻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17]

明朝政府调整了对云南的管理方案,大量撤县并州[18],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实施了“土流并治”,“移民实滇,开发生产”[19],平滇军队、戍边屯垦卫所军卒及其家属大多落籍云南。[13]洪武中期,明朝进行了大规模调军云南,屯种听征、组建卫所、屯田镇戍的军事移民活动。。明代初年,云南户口有59576户,到万历初年已增至471048户,其中军户总计335426户。[14]

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矿冶业迅速发展,银、铜的产量居全国第一。[12][17]

明初开始,随着中央政权统治的深入,入迁的人口源源不断,除少数偏远的民族聚居区外,“夷化”过程基本中断。进入云南的汉族以聚居的形式分布于各重要地区,并在与当地各族的交流来往中发挥主体作用和影响,经相互融合而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云南汉族群体,[16]“夷人”汉族移民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融合为形成“云南人”。

明代云南西南的“白夷”傣族贵族思伦发、思任发、思机发数次积聚力量,试图建立“麓川王国”,与明朝抗衡。明朝分别于1441年、1443年、1448年发动了征伐麓川的军事行动。嘉靖年间1522-1566,缅甸洞吾王朝对云南西部边疆的侵略活动愈演愈烈,侵占了滇西大片土司地方,并进犯姚关。1583年,明朝廷命邓子龙等率军前往云南抵抗。在今施甸姚关地区打败缅军,阻止了其进一步的侵犯。后十余年,明朝军队与洞吾军队长期征战于陇川、猛卯、猛密、蛮莫、孟养之间。[20]

明末,以李定国为代表的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永历帝以昆明为根据地为抗击清军。

清朝时期

主词条:云南回民起义、重九起义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随员逃至缅甸。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死在昆明金蝉寺,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灭。清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叛乱被粉碎。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滇南的元江府、普洱府等地,明代王朝势力尚未深入。清兵入滇,元江土知府那嵩抗清失败,顺治十七年1732年改设流官。雍正二年1724年威远改土归流,雍正九年1731年设置普洱府。雍正十年1732年设置他朗通判。[14]

雍正年间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边疆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清代前中期对云南地区实施的府州升降、卫所裁并和改土归流等行政、疆域调整,在云贵地区系统地建立起中央行政管理和社会控制体系,并为外来移民的全面进入和深入开发创造了重要条件,对云南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21]

雍正时期云南布政司领府23、直隶同知1、州31、土府、州各1,主要统治重心区域的行政设置基本沿袭前明,但土司、土官的建制数目比明代明显减少。[22]康熙六年1667年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间,云南地区有16个府级行政单位发生建置变动,调整面达到雍正朝全省府级数的667%。[23]雍正四年、五年1726、1727年,原隶四川的东川、乌蒙和镇雄三府经改土归流后分别划入云南,基本奠定了现代滇东北行政区划格局。[24]到嘉庆年间云南共领府14、直隶州4、直隶厅4。

乾隆朝对云南农业的开发[25],保证了云南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云南人口的稳步增长。[26]清朝时期大量移民入滇,康熙朝开始在云南实行的“放本收铜”政策[27],带动了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汉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云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16]

鸦片战争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蒙自、蛮耗、河口等地被划为商埠,从领土主权、矿产开发到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对云南边境进行侵略。[28]法、英两国对云南的强侵豪掠,使得云南边境告急。

咸、同年间,云南发生回民杜文秀起义,滇西、滇中、滇南均有战火。清朝末年,云南省为300余万两,岁出约需600余万,每年除由部库拨款及各省协济160余万元,尚不敷100余万。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改善了云南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推动了云南经济尤其是矿业的发展。锡成为云南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锡业代替铜业成为云南矿业的命脉,促进云南煤业的发展。矿业中心从滇东北地区转移到滇越铁路沿线地区,形成滇越铁路沿线矿业带,滇越铁路沿线矿业带也成为近代云南矿业最发达地区。但通过滇越铁路,法国滇越铁路公司获取了高额利润[29][30]。[31][32]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30日,发动了昆明起义重九起义,组建云南大汉军政府,同月27日、及11月1日先后爆发了腾越、滇南起义,三次起义都取得了胜利,全省迅速光复。

民国时期

主词条:护国运动、中国远征军、滇军

民国创立,省自为政,协饷停止,在民国初期及蔡锷任军都督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源节流,整顿财政。[28]民国四年1915年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设省。民国政府对云南土司采取怀柔政策,并未进行强制性改土归流。[33]

民国十八年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等,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统治在云南确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是安置内迁企业和发展战时工业的基地,云南先后派出20万云南军队开赴台儿庄、武汉等前线抗战,投入10万多民工抢修滇缅公路。1942年,日军占领东南亚后,云南联结东南亚的滇越铁路、滇缅公路相继中断,云南对外贸易量锐减。云南作为战略物资的重要输入线,传统驿运有所恢复[34]。[35]缅甸沦陷后,开辟中印航空线,同时开筑中印公路。

1944年5月开始,中国军队浴血反攻,相继收复腾龙地区。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蒋介石免除龙云的云南省主席职务,龙云逃亡香港。[36]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

新中国成立后

主词条:卢汉云南起义

1949年,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放了61个县城,建立了14块根据地。同时,解放军野战军挥师南下。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3月,云南省第一个专区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宁洱专区成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