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早有言,张虞与袁绍的战争早就开始了,仅是没爆发大规模征战而已。
张虞为了在战略上对袁绍形成合围局势,不仅是千里迢迢出兵幽州,扶持亲近他的幽州势力。更是早早在河南地区发力,如他联络袁术,以阻止袁绍向河南扩张,并限制曹操在兖州的发展。
毕竟不管曹操是否有争霸野心,他目前对袁绍最大的作用便是控卫侧翼的安全,如果中原出现敌人,袁绍的侧翼将会受到威胁。
而为了斩断袁绍的羽翼,张虞在关中便拜吕布为兖州牧,让他出镇关东。故吕布受拜兖州牧,不单单是阻止曹操的发育。从长远来看,更有从南面包围袁绍,与并州、幽州形成三面合围之势。
从眼下形势来看,张虞在幽州扶持刘和,吕布如能在兖州站稳脚跟,则将会对袁绍形成‘c’的包围圈,以并州为中心,兖、幽为羽翼。因此包围圈如能成形,在没开战之前,袁绍便会陷入战略上的劣势。
待张虞从并州出兵,袁绍不单单要与西面的张虞作战,还要与南、北两面的兖、幽兵马为敌,而这便是张虞针对袁绍的新一轮布局。
随着吕布袭取兖州为开始,南北几乎同时发力,而作为袁绍手下的顶级谋士,怎会看不见一张大网正向他们笼罩而来。
“吕布为张虞乡人,今若其占据兖州,则形势不利于我!”田丰建议道:“故明公需观望兖州形势,令曹操速回兵兖州,征讨吕布。若曹操兵马疲惫,明公需遣送兵粮,断不能让吕布得意。”
说着,田丰严肃说道:“今兖州动荡,幽州僵持,故以丰之见,明公不如趁张虞远征幽州之时,率兵远征上党,令张虞从幽州撤军,解公孙瓒今时之患,并让张虞难以支援吕布。”
“可~”
袁绍踱步少许,面露难色,说道:“依旧时之策,令公孙瓒交割渤海,我方出兵助之。而今不得渤海,却出兵援助,岂不让公孙瓒得利!”
见袁绍惦记渤海小利,田丰心中顿感无语,说道:“除非公孙势穷,否则岂会轻易舍渤海于明公。今明公既无意与张虞共取公孙瓒,何不早谋张虞。”
袁绍迟疑半响,说道:“公孙瓒麾下尚有兵马数万,今与张虞胜负难料,不妨再观望些许时日。”
“以丰直言,公孙瓒绝非张虞之敌,明公岂能为渤海小利而束缚。”田丰语气激动,说道:“大争之势,岂能坐而不争?”
“田君何出此言?”
逢纪出面维护袁绍,说道:“明公西联韩遂,南望曹操,北观虎斗,谋划之深远,岂会无心争雄天下?”
袁绍神情不满,说道:“出兵征讨张虞,乃必然之事。仅是二虎胜负未分,不宜贸然动兵。”
田丰性子直,吐槽说道:“明公挂念二公子,不愿与公孙瓒刀兵相见。然却图谋渤海,欲让公孙瓒割土于明公,岂不是已料公孙瓒非张虞之敌,故以为迟早需向并州用兵。”
袁绍战略上的左右摇摆,让田丰看得难受不已。一边顾忌袁熙,不想和公孙瓒翻脸;而另一边贪恋渤海,希望张虞出兵击败公孙瓒,以便将渤海让于他。
见袁绍的矛盾想法影响了今下决断,让田丰忍不住直言!
随着田丰直白点出袁绍内心所想,却见袁绍的脸色沉了下来,显然袁绍不满田丰今下之言。
见状,许攸缓和气氛,说道:“明公既欲开疆拓土,何不如命将士以助战为由,命人进驻渤海、河间二郡。且遣使与公孙瓒,劝公孙瓒割渤海与明公,约定出兵事宜。”
“此策可行!”
沮授说道:“若公孙瓒深明形势,明公便遣麹义北上,与公孙瓒合兵取幽州。而明公则能分兵两路,一路取上党,一路征河内。”
“上党有壶关之险,张虞多有修缮关隘,故或难骤取。河内无险而守,朝廷设分朝歌郡,今可取之。而井陉有张燕屯守,不宜伐取,可出佯兵以为牵制!”
说着,沮授沉吟少许,说道:“张虞北图燕州,南谋兖州,皆赖天子之名。明公世代辅台,今天子僻居雒阳,张虞远在幽州。故明公不如西迎大驾,即宫信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兵马以讨张虞!”
袁绍蹙眉摇头,说道:“袁术看护天子,岂会见我迎天子于信都。况迎天子于身侧,动辄请命,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上策尔!”
“今先料理南北之事,之后再商匡扶大事!”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