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范将兵马整顿情况上报,说道:“今除护国军外,西安、西河、河阳等六军兵有三万人之众。若加上护国军万人,合计有四万之众。”“另依照君侯军令,范与诸将军整编兵马,依五千人为一军,今新编两军,由张济出任凤翔军主将,而咸阳军主将需由君侯钦点!”
张虞降服六万余众关西军兵卒,其中释放司隶籍贯的老弱归乡,人数约达四万人,而其中两万余众的关、陇精兵则收编为己用。
其中西河、西安二军之前仅五千人,二军补满五千人,达到满额万人规模。而护国军作为张虞的直属兵马,张虞施行强干弱枝之策,从降卒中拣选三千人,之后从诸军中选拔两千人,合计万人步骑,许褚、高顺、赵云等将各有升迁。
另外万人则分成两军,张济临阵倒戈有功,张虞不好剥夺其兵马,故拣选、裁撤一番,以张济本部为基础组建凤翔军。
张虞浏览名单,询问几人道:“满宠、孟宁之,二人之中谁能胜任中郎将?”
“孟宁之追随君侯多年,虽行事粗暴,但治军严明,统五千人绰绰有余。”张辽说道。
吕范思虑少许,说道:“满宠精通兵略,有大将之才,君侯委他出任咸阳军主将,恰到好处!”
“伯松呢?”张虞看向默不作声的郦嵩,问道。
“二人皆可胜任,然除此之外,嵩欲举什翼为主将!”郦嵩说道。
见三人分别举荐不同之人,张虞眉头微皱。
满宠、什翼、孟宁之三人都具备出任中郎将的能力,而若真以能力、军功选拔中郎将,满宠自是首选,其次是什翼,最后才是孟宁之。但资历不能不考虑,三人中追随他最久的将领,大概唯有什翼了。
见张虞不语,郦嵩继续说道:“昔君侯据上党时,得赖什翼来回奔走,助嵩为君侯下定襄,兵退郭缊,皆是有军功,望君侯三思人选。”
张辽亦是有所感触,说道:“君侯组建云中骑时,什翼便追随君侯陷阵,今连程普、张济都能为主将,为何什翼不可?”
“那孟宁之呢?”张虞问道。
张辽思虑片刻,说道:“孟宁之同样可为主将,仅是今资历稍弱。可先拔什翼,之后再委任孟宁之!”
张虞笑了笑,说道:“文远重情啊!”
说着,张虞感慨说道:“什翼追随我多年,为军中老将。我今迟迟不敢大用,恐其胡人身份而让部下芥蒂。然用人不宜观出身,且今军中胡卒不少,当汉胡一体重用!”
“咸阳军主将便由什翼出任,孟宁之、满宠二人日后扩军再议,可先表二人行中郎将之职!”
张虞麾下的将官体系明了,千人为校尉,两千人为都尉,五千人为中郎将或杂号将军,其中资历军功浅者为中郎将,资历军功重者为将军。
张辽、郦嵩、张杨三人破贼有大功,张虞分别表为荡寇、安陇、定野三将军。
“君侯英明!”
安排好将官任命,张虞说道:“张君率兵西往河内,负责修缮雒阳宫殿。伯松需率兵北归边塞,为我都护并州。而今扶风贼寇作乱,李傕流亡安定,不知文远是否愿为主将,并与张济讨贼!”
李傕及扶风贼寇,张虞不打算亲自前往征讨,而是欲交给属下统兵,以培养部下的统兵能力。而诸将中资历与军功皆具者,张虞帐下唯有张辽、郦嵩合适。郦嵩率兵回边塞,故张虞打算先培养张辽。
闻言,张辽神情肃然,拱手说道:“君侯委以重任,辽岂敢不从!”
见张辽接下重任,张虞笑道:“今可先讨扶风贼,待天子东迁雒阳,可再讨李傕。当下李傕尚有用处,不宜速灭之!”
“遵命!”
张辽心领神会,说道:“辽初至关西地形不熟,当会探明安定形势,再出兵征讨李傕。”
“善!”
“君侯,关中诸豪残部盘踞关中,今是否征剿?”吕范问道。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今人心稍安,不宜用兵征剿。可让文远率兵西行,都督关中诸将征讨李傕,诸将如若违令,则可遣兵征讨。”
郦嵩、张杨二将虽前后离开关中,但张虞手中尚有四万大军。四万大军坐镇关中,那么关中就不会乱。故今对张虞而言,控制朝政才是关键之事。等刘协东迁雒阳,才是他深入统治关中的开始。
ps:晚上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