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暮汉昭唐> 第194章 表燕常山太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94章 表燕常山太守(1 / 2)

第194章表燕常山太守

五月三日,汾水营寨。

天色大亮,张虞在众将的簇拥下,已是在军营中溜达了一圈。

回到大帐,张虞谓帐下文武说道:“偌大的并州,兵马不足两万。此番出兵冀州,仅有五千步骑可用,兵马实在少了些。”

“需要扩兵了!”

郭图说道:“今上党户籍四万户,为并州第一大郡,而守土之兵仅有两千老弱,除去军屯、守城兵卒,可堪用者仅数百人。以图之见,君侯当复州郡兵制,令上党编练郡兵。”

“郭君所言有理!”

徐庶出声赞同,说道:“昔君侯以千人入上党,先后扩兵至五千,乃至八千。当下关东群雄兼并郡国,而君侯兵马不足用,况旧时所费募兵钱粮尤多。今若争雄于天下,君侯需施行前朝兵役。”

东汉与西汉的兵制差别不小,西汉有浓厚的战国遗风,故各郡国兵不下四、五千人。而东汉为了强干弱枝,取消都试制,并且削减内地郡国兵数目。

今天下争霸,张虞若仍执行募兵制,必然是跟不上时代。唯有恢复西汉时期的郡国兵制,农闲练兵,农忙耕作。且为了威慑州郡,需搭配一支直属精兵,才能有资格争夺天下。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此番出征冀州,不用上党兵马。让张君与杜畿恢复都试制,将上党兵马扩增至五千。往后若有流民入晋,一律迁至太原郡,以丰太原户籍。”

“诺!”

上党户籍已有四万余众,虽然能继续容纳百姓,但考虑到太原郡比上党更肥沃,又是治所晋阳所在,今下反而需增加太原郡人口。

高顺迟疑了下,说道:“君侯,此番出征冀州,果真无需顺率兵跟随?”

张虞摇了摇头,头扬向许褚,说道:“晋阳为并州治所,事关成事之根基,唯子循与麾下兵吏坐镇,方能让我无忧。此番用兵,有仲康所率陷阵右营。若大事难济,我自会有调令送至。”

见张虞将镇守太原的重任交于他,高顺顿感压力重大,沉声应道:“定不负君侯所托。”

“今各部兵马是否皆已到齐?”张虞问道。

吕范拱手起身,说道:“禀君侯,五校兵马今已到齐,并无缺额。”

“善!”

张虞望着帐中将校,沉声说道:“明日由郝昭为先锋,余部兵马中午出兵,由井陉入常山。”

“诺!”

众将披甲起身,拱手以奉命。

此番出征冀州,张虞自有用兵规划。高顺所率的陷阵左营在屡次硬仗中已证明了他们的骁勇善战,今随着兵马的扩增,张虞需要让其他兵马担负重任。而许褚所率的右营便是张虞近日所关注的一校,故打算让许褚多扛些重任。

五校步骑中,除许褚、郝昭二人出征外,还有满宠、徐晃、令狐邵三将,而骑都尉张辽督辖徐晃、令狐邵二将。

次日清晨,郝昭率步骑千人在前开道,准备沿榆次东行,至常山上艾,出井陉关口。

而在郝昭出发之后,张虞在临行前依旧将政事委托于钟繇、庾嶷,如遇不决之事,可问询于王霁。

五千兵马浩浩荡荡而出,欲往常山上艾而行。

上艾县(今阳泉市平定县)在地理上位于井陉关以西,位于太行山脉里的小型盆地,为井陉关后方根基。若并州拥上艾与井陉,将能俯视冀州北部。

西汉时期,考虑到地理关系被划入太原郡;东汉时期,考虑到上艾县为太原门户,为了避免太原割据自立,遂将其与井陉关划入到常山郡内。

因而张虞出兵冀州,除了有趁乱捞一把,坑一手袁绍外,还有占据上艾与井陉二城,让太原从地理意义上独立。

然张虞想法虽好,但若想施行起来,却有不小的困难。即上艾因四面环山,位于太行山河谷中,其与其周边河谷之中,存在数以万计的黑山贼,与盘踞在太行山南部林州盆地里的黑山贼呼应。

黑山贼虽号称百万之众,但真实数目约在四十余万之众,分布在太行山边缘河谷,以河内的林州盆地县为起点,北至常山的井陉山区。

南部黑山贼以林虑为中心分布,盘踞有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部。而北部黑山贼以上艾为中心分布,不同于南部黑山贼,部众由平难中郎将张燕管辖。

之前张辽讨王当,稳固沾县,而不敢深入至上艾,便是充分考虑到上艾周围的稀碎盆地为张燕的地盘。若是贸然深入,势必会引起张虞与张燕的冲突。

今张虞出兵入常山,势必要经过张燕的地盘。而念及张燕部众有二十余万,盘踞在太行山北部河谷地区,熟悉井陉山道地势,常年与官府作战,部下兵马骁勇,张虞实在不想与张燕爆发冲突。

毕竟山岭地区作战,非张虞所部擅长。且若不能一口气全歼张燕所部,熟悉太行地形的黑山贼,怕不是会疯狂劫掠太原、上党二郡。

而与此同时,袁绍图谋冀州,张虞若不插手干预,怕不是坐视袁绍将全据冀州。

出于各种考虑下,张虞不打算与张燕爆发冲突,而是看能否与张燕结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