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新春之宴,议复西河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正月。
袁绍、韩馥意图拥护刘虞称帝的行为,遭到刘虞严厉驳斥,且因未得到张虞、袁术二人的支持,袁绍东迎圣君,以谋河北的计划泡汤。
袁绍见计划失败,为了图谋河北,干脆采用逢纪之前的计策,决意邀张虞、公孙瓒进犯韩馥,以逼韩馥让冀州于他。
而在袁绍背地里谋划冀州之际,张虞正在晋阳,与左右众人庆贺新春。或许因占据了并州四郡,一切事态向好的方向变化,州府上下喜庆洋洋。
府上,张虞怀抱小儿,携王霁、阿剌海二女,出席宴请部下及部下家眷的宴会。
之前王霁未至晋阳,张虞出于尊重王霁之故,并未将阿剌海带至晋阳。当王霁到了晋阳,倒很体贴张虞,亲自命人去邀阿剌海到晋阳。
二女见面倒没剑拔弩张,而是言语亲善交流。为了体现尊重阿剌海的地位,王霁在她的屋子旁,弄了间规模相仿的屋子与阿剌海,并让张虞多宠幸阿剌海。有如此善解人意的妻子,张虞的后宅自是和谐。
今岁新春,与部下及其家眷会面,经王霁的提醒,张虞常携二女出入,做到不偏不倚。
“小公子年少聪慧,不知姓名如何?”
钟繇携妻孙氏出席,见到张虞怀里的男孩,问道。
张虞瞧了眼怀里的孩子,笑道:“小子仅有小名,唤为木末。大名,我暂时未取。”
“今时新春已过,公子已有两岁,应是可以取名!”钟繇笑道。
张虞沉吟良久,说道:“小子出生时,我正在雒阳。与小子相见时,我正值下太原。今不如唤他为雒,字上源。”
“张雒?”
钟繇念叨了下,笑道:“洛水为源,其上之城为雒阳,相得益彰倒是好名字。”
“何如?”
张虞看向身侧的王霁,问道。
王霁抿了抿丹唇,说道:“本朝念以火德治天下,故将洛阳改为雒。为免与京师冲突,不如改为洛,属水德。”
说着,王霁低声说道:“夫君,本朝为火德,今欲平天下,当以水德济之,木末以张洛为名甚好。”
“可!”
张虞笑道:“夫人言之有理,小子便以张洛为名。”
说着,张虞指着钟繇、张辽二人,笑道:“待小子长成,劳元常授学,文远授武,莫让小子沦为庸人。”
“君侯文武并济,夫人多谋贤惠,公子得二君教诲,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郭图笑眯眯道。
“多谢郭君之言!”
王霁笑容满面,作为她辛苦所生的儿子,她可是非常看重。今郭图此番言语,倒是说到她的心里。
宴上,众人觥筹交错,因有家眷在侧,往昔放纵的武将都收敛不少。
王霁作为出生在望族里的千金,自然很擅长应付宴席,时而邀请被冷落的文武饮酒,时而与列席的女眷玩闹。
酒席吃了不到半刻,王霁为了给男人们腾出空间,主动邀女眷到偏堂玩耍。而待女眷一走,堂内众人倒是放开了不少。
“顺敬君侯一樽!”
在喜庆日子,一向滴酒不沾的高顺,也是难得喝起了酒。
“子循随意!”
一樽饮完,张虞起身握着高顺的手,说道:“陷阵营由君统率,虞深感安心。今岁仲康所领右校兵马,劳子循上心。”
高顺所率陷阵营屡立功绩,自拿下太原之后,张虞着手扩编陷阵营,将许褚所统的陷阵右营交于高顺督管,以便形成战斗力。
高顺拱手说道:“许校尉麾下兵吏骁勇,多有征战经验。今稍微历练一番,甲胄兵器若能齐全,另许校尉武艺超凡,其部不亚左校兵吏。”
张虞可不打算学曹操将许褚捆在身侧,在张虞眼里许褚是将才胚子,加以历练一番,不敢说都督一方,但至少可以统数千兵马,为他攻城略地。甚至谋略若能更进一步,许褚未来则是难知。
毕竟许褚可非无谋匹夫,自他入张虞帐下,张虞便愈发感觉到许褚可以栽培,不谈其勇武超群。单看其性格,便知许褚不一般,其性情沉稳,行事谨慎,不喜言语,与高顺倒有相似之处。
故陷阵营两校兵马,乃是度辽军今下最为精锐的步卒,若不交于高顺、许褚这两个性情沉稳,忠心耿耿的属下统率,张虞还能交给谁呢?
至于孟宁之勇虽勇,但行事实在太糙,张虞实在不放心。
张虞拉过许褚的手,叮嘱说道:“子循练兵严禁,仲康需好生学之。今岁若有用兵,你与子循麾下陷阵二校,是为我手中利剑,当为大军破阵建功。”
“诺!”
许褚郑重说道:“褚必不辜负君侯期望!”
顿了顿,许褚念及家事,说道:“在下有家事需向君侯禀告。”
“何事?”
许褚不好意思,说道:“君侯去岁邀我父携族人北上,我父错判形势。今盗贼四起,中原战乱不休。我父今有意携族人北上,不知君侯能否遣骑卒南下,护卫褚族人北上。”“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