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虞担心会因他拿下太原所产生的蝴蝶效应,从而让王允诛董的计划流产,故张虞需要与董卓尽量维持友善的关系。
钟繇思虑少许,说道:“君侯,关东诸侯起兵讨董,董卓深陷其害。今君侯如能遣使入朝,向朝廷献马上表,示以谦逊姿态。董卓出于安边之念,当会安抚君侯。至于控制太原,君侯不如表亲信之人,出任太原郡守。”
“元常所言不无道理!”
张虞微微颔首,说道:“今让邵然携李峻出使长安,向董卓陈述征讨太原缘由,并献上骏马毛皮,以示顺服之姿态。”
“君侯以征讨定襄贼张安为由过境,今向长安上疏还需表明招降张安之功,不可落人口舌。”钟繇提醒道。
“善!”
张虞点了点头,吩咐说道:“伯道,你率骑卒五百北上,迎郦嵩于武州。届时我便向朝廷上书,言张安闻我率兵征讨,率兵归降我部。”
“诺!”
与妻妾分别这么久,今打下晋阳,是时候将妻妾接到身边。
“向外界士民言,张安归降君侯之举甚好!”
郭图笑道:“君侯先是擒获李峻,下太原;今遣人招降张安,便复定襄郡。月余之内,君侯便据两郡,如此事迹传播于天下,岂不令士人敬畏?”
说着,郭图向张虞拱手,说道:“君侯之名威震河朔,料想士人无不敬服。图已向乡族贤士去信,让诸子勿要疑君侯,速来投奔归降。”
“繇与公则意同,今已去信于族人,言君侯威慑河朔之名。”钟繇说道。
前些年,张虞名声微弱,寻觅贤才需要靠自己游说;而今,随着张虞地盘的扩大,人才不用张虞去找,通过周围人的引荐,或是受名声吸引,人才都会主动前来投奔张虞。
张虞笑眯眯问道:“不知二位请邀何人入晋?”
郭图沉吟少许,说道:“图族弟郭嘉,友人辛评、辛毗兄弟。另族弟郭援为钟君外甥,今在韩冀州帐下,已由钟君去信相邀。”
或许帐下贤才不少,张虞对郭嘉、辛毗等人没有太多感觉,反而对郭图与钟繇二人存在姻亲关系而惊讶。
“公则与元常有姻亲关系?”
“然也!”
钟繇倒不避讳,说道:“繇有一妹嫁于郭氏,其家与公则有远亲关系,郭援为繇外甥,其虽有才干,但年少成名,刚愎好胜。他性情若是不变,君侯可以用之,但不能大用。”
“那郭嘉呢?”张虞问道。
郭图沉吟道:“郭嘉志向远大,自弱冠起便隐姓埋名,结交世间俊杰,不与俗人结交,其智谋惊奇,可谓少年英杰。今初从韩馥帐下离开,受辛评相邀,至袁绍帐下暂居。”
张虞有所意动,笑道:“望郭援、郭嘉等贤士能受二位相邀,入晋阳一游,以容我尽地主之谊。”
话虽这么说,但张虞心中已有想法,以上这些人不敢说能否全来,单说来一半,他帐下的颍川士人数量就不少,往后需多提拔并州内部士人,以免让颍川籍贯士人独大。
“君侯,今太原已下,定襄、上党二郡在手,不知如何处理西河、雁门二郡?”郭图问道。
张虞思考半响,说道:“西河郡仅存平周一县,其郡守崔钧,我与之有几面之缘,其才能出众,为博陵崔氏子弟。今可以恢复西河郡事宜,邀他至晋阳商议。”
“而雁门太守郭缊,我与他关系深厚,其族为太原望门,宜当讲礼,明以恩威,而不可动武。”
在并州诸郡里,最不好对付之人,或许便是雁门郭缊。李峻、刘博二人都是外来人,用计谋、用刀兵,便能将其吞并下来。而郭缊与张虞关系深厚,张虞实在不好强行吞并雁门,仅能暂时安抚郭缊,让他站在自己这边。
至于西河太守崔钧,张虞暂时不打算动他。毕竟西河郡人少,仅平周一县,其郡守与县长已无区别。后续恢复西河郡县,还需崔钧为他治理西河郡。
见张虞自有安排,郭图拱手说道:“君侯为度辽将军,今暂无官职,兼治并州诸郡。今下看能否向董卓求官,以度辽将军职都督并州诸郡。”
张虞笑了笑,说道:“恐董卓忌惮我军,不愿封授都督并州诸郡之权于我。然董卓若是不封,我书信于刘幽州,让他表授并州诸郡之权于我。”
天下虽说乱了,但该要有的程序还是要有。在河北地区,汉室宗亲的刘虞,其名声比韩馥来得高;在边疆地区不用多说,刘虞的名头不亚拥有朝廷的董卓。
“今太原初安,军政之事有劳二位操劳了。”张虞拱手说道。
“不敢!”
“愿为君侯效力!”
既有了布置,众人便抓紧时间,争取在入冬前,初安太原、定襄二郡。
十月二十日,郝昭率五百骑卒至武州,勒令定襄贼‘张安’投降,否则张虞将亲率兵马讨之。得闻张虞威名,张安纳郦嵩之言,遂举郡归降。
如郭图所言,张虞仅凭月余时间,便擒获李峻,降服张安,连下太原、定襄二郡,并州士民无不敬服,其名远播天下!
在中平元年的冬天,张虞之名威震河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