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虞笑眯眯看向阎志,说道:“今后北归,我当重谢子润(阎柔)。”“为仆兄微薄心意,望助君侯大破白波贼。”阎志拱手说道。
拉着阎志的手,张虞说道:“言及白波贼,今下却有一事需子远助我!”
“请君侯吩咐!”阎志态度谦卑,说道。
张虞说道:“匈奴左贤王于夫罗与白波贼联合,今白波贼大举东进,我欲与于夫罗结好,令他为我所用,不知子远能为我出使否?”
阎志沉吟良久,说道:“志虽与匈奴联络不多,但却知于夫罗为旧羌渠单于之子,因国人反叛之故,于夫罗无法归国。向朝廷求兵复国,又值京畿大乱。君侯如能许以复国之愿,于夫罗或能为君侯所用。”
见阎志这么快抓住重点,张虞满意颔首,说道:“既然如此,出使之事恐要拜托于子远。”
阎志面露难色,说道:“出使于夫罗不难,但君侯仅凭复国之言便欲想让于夫罗为君侯所用,恐难以令人信服。”
“那不知子远有何高见?”张虞问道。
阎志思虑少许,说道:“古来两国互盟,多以姻亲为信。羌渠单于膝下有二男一女,长子为于夫罗,次子为呼厨泉,小女为阿剌海。君侯若是不弃匈奴女子,倒是可与于夫罗结亲。”
张虞不假思索,说道:“如能令于夫罗倒戈助我,与之联姻不成问题。”
见张虞妥协,阎志拱手说道:“为君侯大志,仆愿出使于夫罗。”
且不言张虞积极备战,而今阎志奉张虞之命西进,在陭氏城以西六十里的河谷中遇见于夫罗。
日暮时分,太阳落山,匈奴营寨立于河谷之中。
左贤王牙帐内,于夫罗坐于交椅上,正与弟弟呼厨泉商讨军务。
此时,匈奴甲士趋步入内,拱手说道:“大王,仆在营外擒得一人,其言为大王友人,言有大事相商!”
“友人?”
于夫罗先是疑惑了下,遂又吩咐说道:“将其带入帐中。”
“诺!”
很快,衣着简朴的阎志被带入营帐中,见到于夫罗,行礼说道:“志拜见左贤王!”
“你是何人?”于夫罗审视阎志,问道。
阎志说道:“仆名阎志,今为度辽将军麾下门吏,奉命特来拜会大王。”
“张君命你前来所为何事?”于夫罗问道。
“禀大王,度辽将军得闻大王流离河东,难以归国,今愿助大王复国!”阎志说道。
“助我复国!”
于夫罗嗤笑了声,说道:“张君今下兵马仅五千人,尚有被郭泰所败之风险,不知张君如何能为我复国!”
阎志不卑不亢,说道:“那敢问大王,郭泰能助大王复国否?”
闻言,于夫罗脸色顿黑,阎志所言切中他的痛点。
他对东进这件事上,他并不积极。今之所以东行,很大原因是无奈之举,他今下可谓丧家之犬,河东汉人不愿接纳他,国人不愿他回国,除了随郭泰东征外,他几乎没有多大的选择。
见于夫罗不语,阎志继续说道:“度辽将军有理匈奴、鲜卑之权,今我主兵马虽仅有六千步骑,但大王莫忘我主今主上党事仅数月。且我主于雁北有骑卒数千,今已陆续南下,胜兵近万。”
“万人兵马不多,但待我主再据太原,麾下兵马当倍之。时步骑二万,并由我主统率,不知能否助左贤王复国。”
“故我主有言,今左贤王助我军破白波,待我主据得太原,厉兵秣马,便会助贤王继任单于。”
呼厨泉眼睛微眯,冷笑说道:“莫非欺我兄弟为三岁小儿,今下要我军助你,而你却仅能在往后助我。中途若因复国艰难,而放弃今下所许诺言,我军岂不吃亏!”
阎志沉吟了下,说道:“为全两国之盟,我主愿与大王妹成亲,成两家姻亲之美。待击破白波贼,我主便会向朝廷上疏,册封大王为单于,并给予钱粮。”
“当然,我主另有条件,大王复国之后,需依照惯例,匈奴诸部需出兵为并州效力。”
于余罗神情动容,他已是相信张虞所开出的盟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