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1节(1 / 2)

('一些风化,是专家组这三年的心血,才有了现在的菩提寺。”

“这个作用就是为了承担屋檐的重量吧?”万殊的目光看向屋脊上神兽,拿出手机来放大拍照。

“斜撑有三个作用。”何屿渡在这一刻感受到了理科生和艺术生的文化壁垒,他忍不住开口道,“一是加大屋顶的出檐,达到挡风避雨的目的;二就是你说的,承担屋檐的重量,保持建筑的稳定牢固;三是让支托的屋檐与檐柱之间过渡更加自然,更美观。”

何屿渡仔细地看着这些斜撑:“看起来像是清代中后期,斜撑的雕刻技艺最鼎盛时的作品。”

何屿渡一一指过去:“浮雕、镂空雕、半圆雕,不仅雕刻精美绝伦,还能有故事的连环情节。”

就比如眼前这一组“唐僧取经图”,就雕刻了猴王问世、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和取回西经修成正果的故事,木雕栩栩如生,像是把他们带进了西游的世界里,叫人沉浸。

徐青云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惊诧和欣赏的神色:“小何老师好专业。”

方才那一刻他看着何屿渡,恍惚都以为自己是在听文物修缮专家组的人在给他讲解似的。

“之前专家组的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徐青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来是我班门弄斧了。”

“他从小就学这个的。”连云舟拍了几张照,“进了这个门,就是进到他的领域了,这些斜撑、壁画、石碑石刻,他都能跟你追古溯今。”

“小何老师。”徐青云的眼睛突然亮得惊人,他喉咙有些发紧,不知道该怎么说,犹豫了片刻后,才开口道,“我能不能邀请你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学校每学期都有两节特别的研学课,一节是去茶园体会采摘、炒茶工艺,一节是来菩提寺研学,让他们能在研学中了解茶叶工艺和菩提寺的这些历史文物。”徐青云道,“他们是樾山的未来,只有他们了解这片土地,从心里爱着樾山,从心里为樾山而骄傲,他们才能走出去,也才会愿意走回来。”

他们其实是应该有这份文化自信的。

可是樾山这些年太落后了,道路不通,生活贫困,他们像是被困在了这座山里,守着巨大的宝藏,却不知其价值,日复一日,浑浑噩噩度日。

何屿渡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一个请求,有些意外:“寺里不是有文物修缮的专家小组吗?这种研学活动应该可以和他们沟通,联合开展吧?”

“我们之前开展过一次。”徐青云叹了口气,“当时是专家小组一位姓余的老师给孩子们介绍讲解的相关知识……但或许是孩子们年纪太小了,研学活动的效果并不好。”

“并且学校是打算把研学活动长久地推行下去的,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徐青云期待地看向何屿渡,“小何老师,请您务必考虑一下。”

他又说:“本来孩子们听说你要来,就特别开心,那天来接你时校长举的接机牌,都是她们自己组织起来做的。如果您来上这个课,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的。”

何秉烛和席玉出钱又出力,各种奔走申请,才有了最开始的希望小学。

现在国家有补贴和扶持政策,何家每年也会捐赠一笔钱,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的捐款,希望小学才能为孩子们撑起学业的道路。

这些在每学期的班会课上,老师们都会讲,感恩教育。所以何屿渡对希望小学的孩子们而言是不同的,他是何家人,孩子们对他天然就有一份好感。

由他带孩子们研学,事半功倍。

何屿渡听徐青云连尊称都用上了,对上他那双含着希冀的眼睛,哪里说得出拒绝的话来:“好,我应下了。但是我以前也没给这样年纪的小孩子上过课,你给我两天时间准备准备吧。”

“谢谢您。”徐青云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我回去就跟校长说!”

“挺好的。”连云舟

', '')('在旁边看着徐青云,有些感触地跟万殊道,“我好像知道为什么何叔叔他们会选择资助这里修建学校了。”

樾山孩子们被山路困在大山里,但所有人,都在向上托举他们。

希望他们能走出大山,走得更远一点。

曾经的徐青云,或许也是被托举的一辈,他走了出去,又走了回来,他们真真切切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自己的家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