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状元。
而颜家的两个娘子,颜玉秀如今是成王府世子妃,颜玉淑是少年将军武季方的未婚妻。
所以,没人觉得玉栋高攀了皇室宗亲。
倒是福王府,众人觉得福王真是福分匪浅。武帝时他安然无恙,等到明宗即位,众人以为他与文家有勾结,会被圣上猜忌。
毕竟就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靖王爷李腾,就因为在明宗和兄弟李承恩争位时的暧昧不明,如今也被明宗形同软禁地圈在明州府,不得离开一步。
李承允即位后,最受世人诟病的也是此事。儿子圈禁生父,在注重孝道的永定来说,是要被口诛笔伐的。如今士林之中,对此事倒是谈论不多,可私下总有些读书人议论。
明宗贤明纳谏,唯独对此事,绝不听从谏言。
对亲生父亲还如此,那对同为宗亲的福王,世人觉得明宗只会更严厉。
可安平郡主嫁给颜大郎,圣上显然对福王府不再见怪。众人再打听,原来安平郡主千里进京,看上了颜大郎。圣上显然是给了颜家面子啊。
一时之间,颜家倒是又显赫几分。
福王爷得到指婚圣旨后,高兴地过了年就赶到京城,打算将爱女从京城的王府别院发嫁。
一路上不停采买,将原本为安平郡主准备的嫁妆,更是又加厚了两分。
颜家这边,玉秀和玉淑都是妹妹,能帮着打理哥哥的婚事,却不能作为长辈出面。他们只好将颜庆江和九娘请来京城,九娘帮着打理府中成亲之事。
明宗考虑到颜家的情况,指了宫中的人来帮忙。
这样一来,倒是万事妥帖。就算有疏漏之处,有明宗指派的人在,谁又敢挑个不是?
玉秀帮着九娘布置家中庭院,玉梁也赶回来。
他帮不上忙,就跟着赵全生,看着采买等事。
游历一趟之后,玉梁脱了孩子气,虽然才十三岁,看着俨然是个小大人了,说话做事老道,人情往来上比玉栋还老练几分。
玉秀挺着大肚子来往不便,这些日子就住回颜家,方便料理。
周明一边担心,一边哀怨于夫妻分离,每日早早跑到颜府候着,一直入夜掌灯才离去。
后来索性拉着玉秀住到颜家客院里,每日能看到亲亲夫人,他这心才算安定点。
忙活到六月,玉栋迎亲的正日子。
一大早玉栋带了玉梁,还有军中的几个兄弟去福王府别院迎亲。
家里,周明帮着招呼上门的宾客,颜庆江跟在边上乐呵。
颜府的一座小客院里,待了一个僧衣白须的老者,正是洪天锡。
玉栋和玉秀在砚山造了寺庙,洪天锡在那里清修。如今玉栋成亲了,趁着接颜庆江和九娘进京时,将洪天锡和洪伯也接到京城。
洪天锡怕给颜家兄妹惹麻烦,不肯出去走动,只待在客院中。
洪伯遗憾老爷不能帮大郎君待客,又高兴玉栋要成亲了,在边上笑着不停抹泪,“大郎君成亲了,这可是大喜事。”
洪天锡多年吃素念佛,心性却没变成世外高人的性子,眼看着洪伯不停抹泪,他笑着叱道,“栋儿大喜的日子,你这老货抹什么泪?回头等栋儿生了孩子,我得把徒孙带着,亲自教他练武。”
洪伯又连声附和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