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盘上,六只晶莹剔透的小饺子上撒着翠绿的葱花,做工细致,手艺精巧。薄如蝉翼的外皮呈半透明状,很有水晶面皮的感觉,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用水晶皮制成的。剔透的外皮内馅料隐约可见,尤其是泛着鲜艳橙红色的虾仁,清晰地从外皮内透出来,看上去极是诱人。饺子上浇了一点汤汁,变得越发剔透闪耀。
碧绿的葱花,水嫩的外皮,紧实的馅料,纤巧的外观,毋庸置疑,这是在所有饺子中造型最别致最精巧最惹人喜爱的一盘。
夹起一只放入口中,吃不出这是冬瓜,外皮当中唯一保留着的只有一丝属于瓜果的清新口感,鲜滑脆嫩,薄得仿佛在舌尖上擦过时便消失了。牙齿轻轻一咬,香浓的汤汁温热自在地流淌出来,悄无声息地在唇齿间扩散,馅料的浓醇鲜美于此时迅速充斥填满口腔,浓郁的香气冲鼻,让人有一种随着汤汁的流淌整个人都融化了的感觉。
很少有人会在饺子里灌汤,尤其外皮还是用了没有丝毫粘性的冬瓜,必须要添加正正好的肉冻,少一点不起作用,多一点汤汁流动饺子就会塌掉,回味在掌握用量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
水晶灌汤饺,精美别致,入口即化,香浓醉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直接晋级者是?
“这个好!这个好吃!吃着时一点没觉得是冬瓜包的,冬瓜还解腻,特别是这里头的汤,真香!”吴知州点着头,两眼铮亮地说。
“确实,这个汤味儿香得恰到好处!还有刚才那碗蛋饺,不管是皮儿还是馅儿,吃着时真舒坦!”李师爷意犹未尽地道。
“冬瓜饺和蛋饺汤,这两个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葛员外咂巴着嘴,笑容满面地说。
“味儿是真不错,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太愿意随自己的性子来,一旦新奇的想法上来,好些个传统就全都丢到脑后了。”夏长慢条斯理地喝着茶,眼睛半睁半闭,语重心长地道。
“夏先生,这话怎么说?”江妈妈疑惑地问。
“饺子原名‘娇耳’,因为绕口所以才有了‘饺儿’的俗称。昔日医圣大人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许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医圣大人为了帮助穷人,支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为穷人舍药治伤,当时的那个药名就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花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医圣大人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成过年的食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大人开棚舍药,每年冬至和年初一都会食用娇耳。这就是‘娇耳’的来历。
所以娇耳它是耳朵形状的,不是耳朵形的它就不是娇耳,圆的那是丸子,卷的那是卷子,元宝形的那是馄饨。像这么揪在一起的我说不准这是什么形状,做的也挺好看的,但更像烧麦。饺子本身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食物。再创造新奇也不该偏离它本来的意义。所以,除了耳朵形状,其他形状的都不叫‘饺子’。”
“夏先生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吴知州一听,仿佛找到了同盟似的立刻开口,“我刚刚就说,像那豆皮饺子。那哪叫‘饺子’,那分明是‘豆皮卷肉’。还有这个生菜卷的球儿。这不就是‘生菜卷肉丸子’嘛。题上要求的是做饺子,不是耳朵形状哪里还叫饺子,这不是你想怎么做的问题,这是历史问题。是牵涉到对医圣大人纪念的问题,现在的小年轻都不念书吗,就算不考科举就算只要会做菜就行了至少也该看点书啊。人不念书哪能成!”
吴知州大概是到了喜欢批判年轻人的年纪,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慷慨激昂,说到最后霍地站起来,那气派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演讲呢。
他说话声音太大,赛台上的人和离得近的观众全听见了,苏妙的脸刷地黑了,相思绿的脸刷地绿了!
苏妙闷头思考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创意被评审们所注重的历史纪念性给打败了,呆滞了良久,从牙缝里愤愤地挤出一句:
“一群老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