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南蛮人实在是穷怕了,被他们打下的这三道之间的吴人被折腾的民不聊生。毫不客气的讲,这三道之间,每一日都会发生叛乱起义的事情。
不过,这种事情毕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仅蚩尤本人愿意收下这两个天赋异禀的义子,就连阿育与沙摩陀罗·笈多也非常乐意。
蚩尤同意立朝,但是,却也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说来也倒是颇为戏剧,作为亲生父亲的宾头娑罗因为阿育的长相问题而对其颇为不喜,至少在众多儿子之中,更喜欢其他的儿子,反而是作为义父的蚩尤对其表现出了更加的重视。
“立朝非小事,事无巨细,还需慎重!至于具体如何实行,尔等需尽快整理成册!”蚩尤点了点头道。
因此,就算是他们明知道他们现在这个建议会使蚩尤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但他们却依旧义无反顾。
南蛮之前生活的环境太过封闭和中原王朝之间的文化,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打下了这千里沃土之后,南蛮人和吴人之间矛盾难以调和。
别看表面上看起来南蛮这一仗打的非常顺利,已经给南蛮百姓打下了千里沃土,只要将打下的土地经营好之后,未来的南蛮百姓自然不会像他们这一代活的如此艰难。
他们担心如果不解决南蛮现在固有的问题,别说是进一步扩大战果了。到时候还很有可能连手底下的这些地盘也保不住,又一次被赶回十万大山那一片穷山恶水之中。
这样的大帝,他的口才也相当不错,又兼目光深远,将他们南蛮现在遇到的各种问题,说的头头是道,条条在理,就连那些猛汉们这个时候也一脸凝重,更别说是蚩尤本人了。
可打下了大吴皇朝这么大的地盘,肯定不能像之前那样,这个部落管这块地方,那个部落管那块地方了。
他们两个人来到这一世的身份,毕竟不是印度大帝,而只是南蛮的洞主之子,能够巴结上南蛮王蚩尤的话,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肯定是大有益处。
之所以他们认为他们已经不适合进一步对外扩张,除了大吴和反王对他们都不友好之外,他们还没有消化已经打下的这部分地盘也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南蛮不是东夷,更加不是北狄,封闭的南蛮和中原之间的差别太大太大,就算是抄作业,但也要融合他们自己的方法去抄。
既要将汉人的优点融合进去,缓解甚至是解决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又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南蛮的现状,以免布置太大引起南蛮的反弹。否则的话,到时候反而不美。
阿克巴、月护王旃陀罗笈多、宾头娑罗等人个个在政治上都是顶尖的人物,既然蚩尤已经同意立朝,他们一些人很快就聚在一起商量错了一套融合了南蛮习俗和中原文化的观致系统来。
由此,大黎皇朝的建立,也开始提上了日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