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46章(2 / 2)

他是咱们乾小四儿的心尖宠。】

王羲之捧着帖子的手不由微微一顿。

他站在屋子里跃动的烛火中,很有些奇异地抬头望了眼仙迹,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帖子。

“嗳?”

林菱走到前面展厅与展厅之间间隔的穿堂,这儿挂的东西并不固定,有时候也不挂,算是个隐藏景点儿,但这回她是看了攻略来的,因此先前就知道这儿有什么。

她领着林爷爷过去,对着墙上那副装裱在玻璃框里的书帖一指:

【爷爷您瞧,就在这儿呢,虽说不是真迹,真迹已经找不到了,台北故宫那边也是唐代复刻版,但哪怕是复刻的,还是觉得王羲之的书法真的太绝了!也有人说,快雪时晴才是天下第二行书,而不是《祭侄文稿》,但我个人情感上比较认同《祭侄文稿》。

不过《快雪时晴帖》也写得巨好啊!】

随着林菱举起手机,王羲之便看到了那悬挂在墙上的、好像正是自己方才刚刚写就的《快雪时晴帖》,但为什么是好像呢……

因为后世展出的《快雪时晴帖》那么大、那么长一条,满满当当都是字与印章,王羲之眯着老眼找了半天,才在上面一个小小角落,找到了疑似自己写的那几句话。

王羲之:“……”他真的不确定这是不是他的作品。

【其实《快雪时晴帖》只有言简意赅的四行、二十八个字,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快雪时晴帖》却有六米长!

上面密密麻麻、满满当当全是各类历代名人盖的印章和题跋,甚至还有人在上面配了一副画!真的王羲之写的,只有中间左上方那一小小块……其他都不是他的字。

但是别看这上面铺天盖地各处都是字,但除了元代赵孟頫等名人简短地在边角题跋了十五处之外,其他七十四处题跋,都是咱们乾小四一人干的!而这六米长的画卷上,一共有二百二十多处印章,历朝历代加起来也只印了几十个,其余一百七十二处也都是乾小四一个人盖的。

虽然说文人雅士遇见这种名家墨宝一般都会爱不释手好好品鉴一番,然后品完也都会“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上面题跋几个字、盖上自己的章,这也算文人间的雅趣罢了,但为什么要在同一副作品上盖一百七十二个章??

真是绝了,他是把王羲之的书法当手账了吗?】

东晋,王羲之:“……”

他捧着刚刚写好的《快雪时晴帖》僵在了原地,竟不知到底是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出去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