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4章(2 / 2)

“官家,那街上呼啸而过的,难不成是后世的马车?”赵匡胤也正唏嘘,就听赵光义在旁神色恍惚地道,“若能得此不必畜力便可疾驰之车,何惧辽人骑兵?我们定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赵匡胤自然知晓这道理,但他不提,便是察觉到这后世铁车定然造价不菲,钢铁本就难得,且还不知后世用什么拉车,竟瞧不出端倪,还能拉这么快!

想来又是一个如杂交稻一般,他们大宋无法奢望的东西。

但重视农桑、改良农具、培育良种,总归还是能做到的。赵匡胤心中有了决断,暗暗下定决心,要颁布劝农令!还要网罗天下善农者,为大宋增产增粮!

见大哥不言语,赵光义也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这仙迹虽能叫他们窥探天机,却似乎有意隔绝他们与那林小娘子,不愿两边有更深的联系,他们总归还是得靠自己治理国家,不可走捷径,这恐怕便是天意吧。

但他却不知为何,总无法忘怀那黑铁盒车,心中仿佛总有一股飙车的冲动。

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也命人将农家弟子、墨家弟子一并召来,开门见山地分别递给两家一副刻在木板上的图画。

农家弟子低头一看,是一片农田,田里长着一棵棵“稻树”,满树皆是笤帚那么长的稻穗。农家弟子迷茫万分地抬头看了眼嬴政,试探着问道:“……陛下?”

“朕欲得这能够禾下乘凉的杂交稻,这是天机所示!两千年后之人皆食此稻,人人不知饥馑,如此神物就交托给你们了。”

农家弟子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口气又卡在喉咙头,涨得人满脸通红。

而一旁的墨家弟子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手中之画是一辆行驶在平整大道上的黑漆铁盒车,上面还贴心地注明,此车不必牲畜拉车而疾驰。

墨家弟子十分干脆地一翻白眼,晕了。

汉高祖时期,刘邦却罕见地没有被杂交稻迷惑了心智,那明清或是唐宋距离后世至多不过几百年的距离,想来农事也较大汉专研更深,若是要研制那杂交稻恐怕还有机会。

而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大汉,却没有余力投身其中。

因此刘邦这个实用主义之人,耳尖地留意到了林菱在讲述清朝人口翻倍时随口一提的一句话:“……便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等活人无数的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