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商讨
二人就长治问题讨论许久,最终定下两个基调。
贪官污吏必须要查!
但并不能急于一时,不能一上来就搞大范围反腐行动。
先敲山震虎,让这帮蛀虫老实点。
战争年代特事特办,兵工厂建设在即,谁要是敢过来添乱子,可不要怪子弹不长眼睛。
再培养一批新基层骨干官员,用来保障在进行大清洗时,权力能够平稳过渡。
来都来了,省主席看来是当不上了,黄绍竑郁闷之余,也决心整理好长治。
至于监视王奉的任务.
黄绍竑摇摇头。
国难当头,他做不出与民族利益相驳之事。
送走黄绍竑后,王奉低头看了眼时间。
时间还早
兵工厂一日未落成,这心里就一日不踏实。
想到这,王奉喊来姚伯兮和怀汉鹏。
几分钟后,二人在卫兵的陪同下走进办公室。
姚伯兮率先道:“长官!”
经过一路上的接触,王奉对这位浙大化学系的高材生颇有好感,几番交谈下来也熟络了不少。
怀汉鹏有些紧张,再见到王奉,心中还是有些害怕。
“长官好”
朦胧中醒来发现自己被枪顶着脑门,任谁经历过这事,都会惶恐许久。
王奉点点头,指着办公桌前的两把椅子:“坐下来说。”
“兵工厂的设备怎么样了?”
姚伯兮:“部分设备已经拆箱了,一路上磕碰了不少,但都没伤到核心部件,问题应该不大。”
王奉松了口气。
精密仪器,稍微磕碰了一点,都会对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在运输前,他特意在木箱里塞满了碎布,为的就是能起到缓冲作用。
哪怕一点也好。
王奉:“如此甚好,尽快将机器组装完成,兵工厂的选址方面,二位有何看法?”
姚伯兮:“长官,如果想要兴建工厂,最好能临近河流,地势要平坦一些。”
“或者临近矿区,取材也方便。”
王奉心中思忖。
按照区位优势,这么安排确实是最合理的。
怀汉鹏支支吾吾,想说又不敢说:“长长官,会不会太明显了些?”
王奉皱眉:“详细说说。”
怀汉鹏不似姚伯兮那般自然,深吸一口气:“如果修建在平地上,很容易被空中的日军侦察机发现,到时候引来轰炸.”
别看他怂的出奇,但也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学生。
毕业于国立山西大学工学院。
在当下也算是一方名校,创立于1902年,是清末政府‘西学东渐’的产物。
同期成立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更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巅峰。
日军轰炸太原北关兵工厂时,他正在工厂里值班,亲身经历了一场不对称的略轰炸。
尖锐的防空警报响起,厂内所有工人顿时乱作一团,争相躲进防空洞内。
谁跑的慢,谁就容易被炸死。
天上,日军轰炸机如同阴云般,炸弹跟不要钱似得往下丢,压的人喘不上气。
战斗机向下俯冲,螺旋桨的嗡鸣声如同死神的尖叫般,在耳畔由远及近传来,死死揪住众人心尖。
晋绥军的战斗机起飞,想要与敌机缠斗,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逊于对方,只有一味挨打的份。
空中道道火球划过,随后重重摔在地上。
王奉摆动着手里的钢笔,暗自点头,觉得此话确实有些道理。
不得不承认,在步兵上超越日军不难。
撑死一两年的时间。
但想要和日军争夺制空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先不说飞机如何制造,光是培养一批合格的飞行员,所投入的时间成本都够训练好几茬步兵了。
打不过,还躲不过嘛!
记得历史上,八路军在敌后创办兵工厂。
有一大半都是在窑洞,山洞里生产,虽然环境条件不如正规工厂。
但胜在安全啊。
夏家山村兵工厂也是如此。
况且挖掘窑洞的投入,也要比大规模建设厂房少很多,能在最大限度上推动工厂投产。
看不出来,这小子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王奉点点头:“有道理,相比高效率的生产,当务之急还是要保障工厂能够持续生产。”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他还是拎得清的。
王奉撂下钢笔,从抽屉里掏出一沓图纸:“你们看一下,在设备完全铺开的情况下,多久能进行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