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亮剑:钢铁雄心> 第90章 解锁新国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90章 解锁新国策(2 / 2)

【我国山地丘陵地形广布,想要维护本土利益,必须训练更加精锐,专业的山地部队,以确保我们在丘陵地带的话语权。】

【加成效果:步兵最大行进速度+15%;组织度+10;携带补给+18;山地战术学说费-20%。】

【请选择部队赋予该加成属性.】

【要求:部队等级达到(训练有素)】

【更通用化的山地步兵】

【我国地势复杂多样,单一的兵种部队很难满足作战需求,必须增强军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来维护核心利益,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加成效果:计划速度+10%;协同性+15%;突破+10;山地战术学说费-20%】

【请选择部队赋予该加成属性.】

【要求:部队等级达到(训练有素)】

细细阅览系统面板上的文字,王奉连连咋舌。

这轮【国策树】的加成还算不错。

根据文字意思,应该是一支部队只能享受一类加成。

也还算可以,倘若按照原版游戏的尿性,两个不同的国策肯定是互斥选项。

还好系统面板做出了调整.

除此之外,还解锁了一条新的【科技国策线】。

王奉点点头。

这就对了嘛,【国策树】怎么可能只有军事线.

意识转移到【科技国策线】上。

第一个选项。

——【振兴民族军事工业】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巨舰大炮击碎了统治者的‘天朝上国梦’,工业上的落后使我们不得不任人宰割,血肉之躯难敌钢铁利器,欲强军者必振工业.】

【加成效果:工业生产效率+25%,军用工厂设备+20。】

【解锁要求:拥有初级工业基础。】

王奉咋舌。

对味!

真的对味!

工业生产效率加成不用说了,光凭字面意思就能理解。

王奉心里嘀咕着:“军用工厂设备+20?”

貌似系统面板并不支持火星工厂

看清面板介绍信息后,王奉的眉头逐渐舒展。

原来如此。

和战术教官类似,系统提供对应的工业生产设备,总共20台。

只能是符合当前年代的,但具体类型可以由王奉自行选择,甚至还可以选择那家公司的产品。

20台.

说实话数量并不多。

眼下形势危急,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相比于兑换成套的生产线,用来获取工业母机似乎更合适。

“就这样,车,磨,铣,冲床都来几台,还有发电设备”

在琳琅满目的设备栏中,王奉快速选取了几样。

【您的订单正在发货,请注意查收!】

【当前物流状态:德国西门子公司已接收订单。】

看向系统面板上的提示,王奉一愣。

还真是厂家直发.

系统面板除了借鉴‘钢丝’,怎么还把电商平台那一套给学来了.

【国策线】的变化就这么多。

王奉将意识转到【科技线】上。

解锁了两条新的科技树,分别是【工程学】和【工业】。

想要解锁科技节点,需要对应的科技经验。

这点和其他科技树一样。

王奉先将意识放到【工业】上。

【基础机床】

【种类繁多的新型铣床均可用于军工生产:这包含任何车间都可见的小型多用途型号到技术尖端的大型先进型号铣床。】

【加成效果:生产效率上限+10%】

【所需经验:500】

生产效率上限?

王奉摩挲着下巴。

根据前世的游戏经验,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含义。

生产线在启动后,工人的操作熟练度会上涨,工程师会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以及优化,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这也就是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明没有增加工业数量,武器产量还会逐步提高的原因。

但凡事都有个上限,生产效率达到峰值后,便会停止上涨。

想要继续拉高生产效率,只能依靠改进技术等手段。

王奉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目前只有五百点科技经验,这类数值,只能通过工厂不停的运转来获取。

类似于军队进行演习,获取陆军经验值一般。

俗话说得好——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三家。

王奉将意识转到【工程学】。

【电子机械工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里,电子设备不再仅用于照明取暖,它们还帮助我们思考交流。电子器件将在新世纪的军事情报工作中成为关键。】

【加成效果:研发速度+10%

获取任意类型科研人员2位。】

【所需经验:500】

王奉皱眉。

所谓的研发速度不难理解,解锁完毕的武器图纸送交到生产车间后,工程师也需要进行研究。

这项指数的提升,能最快的使武器装备投入生产线,减少中间虽消耗的时间。

其实相比于研发速度,王奉更加看中后面的信息。

——解锁任意类型科研人员两位。

这可了不得了。

根据系统的尿性,获得的科研人员和战术教官一样,都会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简单点说,只要拥有足够多的科研人员,就可以脱离系统面板,自行研制武器。

再或者可以转换研究方向。

苏联的经验已经警示世人,不能单一的发展军用工业,或是重工业。

必须注重民用消费品领域。

光靠一条腿是走不长远的。

两个选项都很诱人,王奉心中犯了难。

再三考虑之下,他做出了最终抉择:“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投入生产,战况紧急耽误不得。”

意识一动,解锁【工程学】。

1938年1月1日。

元旦佳节。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年,但王奉仍通知炊事班。

“包点饺子,多放点肉,让弟兄们吃的好一点!”

办公室内,王奉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咚咚咚!

门外传来敲门声。

王奉睁开双眼,打了个哈欠:“进!”

打开门后,宋文杰大步走来,隔的老远王奉就看到了他脸上的喜色:“什么喜事?”

“别跟我说你要结婚了。”

宋文杰老脸一红:“长官说笑了,兵工厂那边传来消息,第一批子弹生产出来了。”

王奉猛地起身:“真的?”

宋文杰递上一封电报:“长官您看,参谋长正在现场,这是发过来的电报。”

王奉简单扫了一眼后,快步向外走去:“通知警卫连,备车!”

宋文杰立正敬礼:“是!”

“长官您的大衣!”

王奉已经走出了门,意识到没穿外衣后,硬生生被叫了回来。

兵工厂意义重大,得知第一批子弹生产出来,情绪不免有些高涨。

这件新的呢绒大衣特别厚实,是由长治县最好的裁缝量身定做,墨绿色的面料,领口处缝有貂毛,穿上后格外暖和。

吉普车在雪地上驶过,留下两排清晰明显的车辙印。

半个小时后。

吉普车驶进第一子弹厂。

寒风中,赵方远一早便在院中等候。

吉普车缓缓停稳后,上前拉开车门:“长官!”

王奉微微颔首:“长话短说,先进去看看。”

赵方远在前方领路:“长官这边请。”

车间内。

虽然是借用窑洞生产,但涉及部分化学品,内部的通风效果很好,进去后并没有特别闷热的感觉。

第一子弹厂的生产规模,在四座工厂算是比较小的。

受限于时间问题,只东拼西凑出一条生产线。

怀汉鹏亲自搬来一个绿木箱。

“长官,第一批自产子弹,一共一千发,都在这里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