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人生不重来
顾然心底涌起巨大的烦躁。
陈珂也就算了,当时两人都深醉,彼此又都是第一次,顾然对她也略有好感。
而梁青算什么?
两人不熟,对方意识清醒,她和苏晴还是朋友,还化妆打扮成陈珂的样子
是陈珂,还是苏晴?
顾然忽然想起来,当时在箱根,自己也是将陈珂误认成苏晴,才会越界。
苏晴与陈珂,朦胧中很有一些相似之处,梁青或许既不是苏晴,也不是陈珂,而是抓住了两人的相似之处。
只要有这点相似,顾然自然会把她误认成‘可能会出现在这里的人’。
梁青发出一丝呢喃,尽管疲惫,可不能暴露自己的潜意识,依然让她醒过来。
顾然闭上眼睛,只留一条缝隙。
从梁青的动作来看,她的意识已经完全清醒,变得小心翼翼。
她似乎准备,可中途又改变了主意。
顾然没有将眼睛完全合上,哪怕梁青此时正注视他。
“对不起。”梁青轻轻拂过他的头发。
(为了避免麻烦,我不想孩子有父亲,今晚的事我永远不会说出去。)
顾然没时间对梁青的不满,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千万别有孩子!
梁青在他额头轻轻一吻。
本以为她会走,谁想过了一会儿,她又亲在他嘴唇上。
她双唇在颤抖,唇间呼出的气息混乱,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动情。
顾然在想:是开口让她滚,还是继续装睡,当做不知道她是梁青?
他决定继续装睡,除非梁青继续下去。
梁青又吻了他几次,甚至手也放在了他腹部,就当顾然准备开口的时候,她却收手了。
接着便是轻微的穿衣声。
当梁青走向房门的时候,顾然双眼完全睁开,注视着天板。
中途梁青停了一会儿,还回头看了一眼,他也没有把眼睛闭上。
不怕她看见,何况房间昏暗,她也不可能看见。
过了许久,顾然才拿过手机,恰好是23:59分,一天即将结束的时间。
简单记录一句,顾然丢下手机,将右臂搭在双眼上。
早上起来,他已经什么事都没了。
众人起得都很早,打算早点去埃菲尔铁塔,坐顶层电梯去最高处眺望清晨的巴黎。
有梁青带路,又起得早,就这样还排了半小时的队。
登上铁塔顶层的瞬间,整个巴黎的核心区,便如同一幅画般收入视野。
“还好还好,排队还是值得的。”格格说。
与之前的德国汉堡、捷克布拉格不同,巴黎核心区的房子不是鲜艳的砖红色屋顶,而是一种灰色。
以顾然对巴黎的恶劣印象,也不能说这种灰色难看,事实上确实优雅。
“那是凯旋门吗?”谢惜雅举着相机拍照。
“还能看到巴黎圣母院、卢浮宫、荣军院、先贤祠哦。”梁青笑道,一一指给她看。
格格一副恨不得拿相机拍照的是自己。
“要不要合影?”顾然对庄静、严寒香、苏晴、何倾颜四人说。
庄静看了一眼其余三人,点头微笑:“好。”
顾然给她们拍照。
优雅的庄静、妖冶的严寒香,两人肩膀靠在一起;
清雅的苏晴调皮在妈妈边上比了一个剪刀手,明艳的何倾颜更调皮地比了一个拳头。
“都看我。”顾然一边笑,一边拍下这一幕。
“你有什么好看的?”何倾颜问。
“你不觉得我很像埃菲尔铁塔吗?钢筋铁骨,雄伟不凡。”顾然道。
何倾颜轻轻一笑,说:“那你看我们像什么?”
“苏晴、倾颜、还有陈珂,你们三个要不要拍一张?”顾然提议。
“好啊。”这才是真正的陈珂,替顾然解围,“{静海二组}三美。”
“我觉得梁青姐姐是卢浮宫,真正的万宝之宫!”格格道。
瞧,面对偶像,人人都是舔狗。
“青姐确实很像巴黎,待会儿我给你们合影一张。”正在拍三美的顾然说。
“你拍你的吧,惜雅,求你了。”格格求有技术的。
顾然这种完全靠模特漂亮的人,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摄影师。
梁青一边与格格亲密合照,一边想着顾然的话。
发生了昨晚的事情,由不得她不多想。
格格说她像卢浮宫,顾然却说她像巴黎。
巴黎左岸的大街小巷和蒙特马高地,让人觉得风情万种,很有情调;可走在在老街区,破旧的公共设施,脏乱——甚至肮脏——的环境,行为粗鲁的行人,让人蹙眉。
这是她眼中的巴黎。
在顾然这位第一次来巴黎的人眼中,巴黎又是什么样的呢?
“静姨,麻烦您给我和苏晴拍一张。”顾然把手机递给庄静。
陈珂很佩服他,有一种小学生出游,他敢让班主任帮忙拍照的感觉。
庄静笑着接过手机。
“我答应和你拍了吗?”苏晴心情不错,但局部多云——顾然就是那个局部。
“这或许不是我们最后一次来巴黎,但绝对是我们二十岁最后一次来巴黎,真的不拍吗?”顾然语气略带可怜地问。
苏晴没给好脸色,但也没说什么。
“好了没有?”庄静看着镜头里的两人,笑着问。
“好了!”顾然稍稍靠向苏晴,剪刀手微笑,很有少年感。
因为顾然的姿态,像是依偎在他怀里的苏晴,双手抱臂,也不禁轻轻微笑。
与喜欢的人合影,两人都焕发出一种之前没有的夺目神采。
这种神采会让人忍不住想起人生中的美好,并且决定,往后的人生不能再将就,一定争取自己想要的。
比如那些即将和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结婚的人,看见这一幕,可能会悔婚,鼓起勇气,给心里那个人打一个电话。
当然,这个冲动是一闪而过,还是真的付出行动,因人而异。
严寒香看着这一幕,像是感慨什么似的,轻轻摇头笑起来。
人死之后,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放弃肉体,意识进入梦境。
如果可以,她想回到那个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