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怎么说法海前世是个□□精呢,金蟾进财。
“好了,没事儿多读两卷经书,好好干活去吧。”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师父我要慢慢来。撑了一把油纸伞,大师父僧袍飘飘下山去。
小和尚仍抱着扫帚,呆呆看着大师父的背影:方丈……变得平易近人了。
走到山门口,守山门的僧人打招呼:“大师父,又下山啊?”还好还好,这次没叫成方丈,不然又该生气了。
大师父点点头,往山下走。
守山门的僧人摸摸头,大师父这两个月,一下雨就往山下跑,这个爱好很特殊啊。
住在西湖边上的老百姓很纳闷,每次下雨,断桥旁都会有个大和尚打着把伞转悠,一次两次还只当是凑巧,这一晃两个月了,究竟要干嘛?
大师父也很纳闷,许仙到底什么时候才遇上白娘子?杭州多雨,西湖边水汽重,雨天倒比晴天还多,这要回回下山,老衲腿都要跑断了。
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砸在地上,裤腿很快被溅起的雨花打湿了,大师父连奔带跑躲到旁边一小亭子里,坐在石凳上拍打裤腿上的雨珠。亭子里还有几个人,也在此处避雨。
“师父,你喝口热水吧。”一个小娘子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轻声细语地说。
大师父抬头一看,这小娘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大眼睛细长眉毛,一身粉布衣裳干干净净,看着就是个好孩子。“阿弥陀佛,多谢女施主。”大师父伸手接了茶,喝了两口,烫得人都暖和起来。大师父如今有法海的法力在身,衣服就是湿了也不算什么,倒是这小姑娘一片善心,让人熨帖。
“小姑娘,多谢了。”大师父施礼。
“大师不必多礼。”小娘子捂嘴一笑,又道,“小女也不过是借花献佛,亭子里时时有热水供应,这是附近一些人家的善举,听说他们每日轮着来此处供应茶水,解游人口渴困乏。大师若要谢,便谢他们吧。”
大师父点头称赞,这主意倒不错,回头金山寺也可以搞一搞,不要什么项目都收费嘛,要让金山寺成为贫下中农都能消费的场所,广泛吸引各阶级人群!
众生平等嘛。
“大师,尝尝这个。”小娘子递过来一块绿豆糕。
大师父伸手接了,细细咀嚼,绿豆的味道清香,甜美可口,“没想到这附近的居民如此有善心,竟还提供如此美味的糕点,这般好味道,与杏松楼的糕点不相上下。”
躲在小娘子身后的小男孩探出头来,小声道:“这是我姐姐在杏松楼买的。”
大师父尴尬,“哈哈,哈哈,杏松楼的糕点不便宜,老衲承惠。”吃下最后一口。
“……给我爹娘上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