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金钱玩家> 第375章 巧施计策,大刀阔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75章 巧施计策,大刀阔斧(2 / 2)

冼耀文简单介绍一下丽池花园,接着又说道:“你是上海人,会说上海话,偶尔出面应付一下就可以,真正做事的有其他人。”

“我听你安排。”

“好,囡囡乖了。”

“讨厌,你还这么叫。”孙树澄娇嗔道。

“不叫了,真不叫了。”

冼耀文收敛逗弄孙树澄的想法,不再说话,只是远眺醉酒湾,心想葵涌码头计划的第一步买地皮也该着手进行了,抽出数百万,对他而言没多大的难度。

二十分钟后,冼耀文和孙树澄来到坚尼地台十八号,杜公馆的门口。

来过几次,也算挂了号,进门不如一开始复杂,管家通报过后,冼耀文和精神头比上次还差的杜月笙坐在一起。

“冼先生,你这次来是为了丽池花园的事?”寒暄过后,杜月笙非常直接地问道。

冼耀文抱拳说道:“杜先生当面,耀文不打诳语,这次拜访杜先生,的确是为了丽池花园之事,我代表几个股东想请杜先生去丽池花园坐坐。

作为谢仪,我给杜先生准备了英皇道的一栋唐楼,目前还未建,三五个月内可建成,一张十万元的支票,丽池花园2%的股份,以及一个承诺,尽我所能护杜家上下周全。”

杜月笙初听谢仪部分,心里升起虎落平阳之感,但听到承诺,他的想法却()

来了个大反转,克制内心的激动,淡声问道:“冼先生说的承诺当真?”

“我当真,其他股东也当真。股东是谁,我不方便说,但我相信杜先生能猜到,但有需要,他们会出手。”

杜月笙凝思片刻,轻轻颔首,“冼先生,丽池花园我会去的,谢仪我只要承诺,其他请收回。”

“不瞒杜先生,唐楼和支票我能找股东报账,股份却是报不了,需要从我的那一份里出。”冼耀文看着杜月笙的双眼,不疾不徐地说道:“想让承诺起大作用,还是有利益牵扯比较好。”

杜月笙心念一动,便晓其中利害,他抱拳诚恳而言,“冼先生,杜某谢过。”

冼耀文抱拳回礼,“杜先生,还请多多保重,夜已深,不多打扰,先告辞,改日再来拜会。”

出了杜公馆,方才一直屏气倾听的孙树澄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冼耀文,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杜月笙,她没想到自己这个“后爹”在杜月笙面前都有如此气势。

冼耀文没注意到她,心里还想着股份的事,权衡利弊,他心知股份得给,但善财难舍,给归给,肉痛一会是难免的。

乘车离开坚尼地台,驶入英皇道路段时,冼耀文见街边有几个小吃摊档,便让戚龙雀靠边停车,下车转了一圈,停在一个摊档前,看摊贩拿着个木槌对着一块猪肉用力敲打,挺有劲道,可再看摊案托盘里摆着一半类馄饨,一半似饺子,便开口问道:“老板,你是下南囝还是顺德佬?”

摊贩冲冼耀文笑了笑,“我是福州人,老妈……老婆是顺德人,扁肉燕、鱼皮角都会做,尝尝就知道正不正宗。”

“挺好,有口福了,麻烦你每样下一大碗,分四个碗装,两个人,两样都想尝尝。”

“不麻烦,不麻烦。”

摊贩嘴里说着,手脚麻利地数好扁肉燕往锅里下。

冼耀文问了价钱,先把钱给付了。

此时不管有没有牌照,只要交规费,军装警对摊贩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摆去就是了,但并不包括摆在禁区的摊档,眼前这里就是禁区,军装警见到就会抓人,摊贩得眼疾手快开溜。

吃食熟得很快,没一会四个碗里各盛着半碗吃食,冼耀文端一碗扁肉燕给孙树澄,自己端起一碗品尝起来。

孙树澄咬了一颗便惊异地说道:“这个馄饨皮好筋道。”

“这是扁肉燕,皮是用肉打成泥,掺地瓜粉做的,自然劲道。”

“哦。”

冼耀文指了指摊案上的两个碗,“那是鱼皮角,皮是用鱼肉做的,也筋道。”

孙树澄往摊案瞄了一眼,往匙羹猛吹两口气,她想尽快吃完扁肉燕,好尝尝鱼皮角的滋味。

冼耀文端着碗,游走到另一个摊档前,买了咸甜各一个蟹壳黄,又到另一摊档买了一份绍兴臭豆腐,拿回原位和孙树澄分享。

就这么,一对身着华服、身材高挑的男女站在街边大快朵颐,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只是,风景是移动的,六点前,冼耀文已坐在丽池花园的办公室,等着见另外两个歌伶。孙树澄安坐一旁,手捧一本《东风》。

见歌伶,去西餐厅、中餐厅、沪菜部德兴馆看一眼,关心一下翻台率,又去了游泳池、溜冰场、桌球室等处,随即回到办公室和张力饮茶、聊业务。

这么一通下来,时间来到九点半,恰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叩响,得到允许后,从外面进来两个端着托盘的厨子,一个中年,德兴馆管厨房的,类似行政总厨的角色李福南,一个青年,李福南的儿子大厨李华春。

“冼先生,菜放哪里?”

“李师傅,放茶几上好了。”

()

冼耀文嘴里说着,人从大班椅上站起来,走向沙发,等大小李摆好菜,便邀两人坐下,随即又将孙树澄叫到自己身边就座。

“树澄,你先尝尝本帮菜的味道,我和李师傅说会话。”

孙树澄点点头,拿起筷子伸向她最想吃的油豆腐粉丝鸡,这是德兴馆风靡五十年的镇店菜,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李师傅,之前跟你说了,过两天杜先生会过来坐坐,他老人家身体抱恙,只能吃清淡的,你琢磨琢磨,弄出一份菜单,既要保证清淡,又要让他老人家吃开心。”

“冼先生请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准备。”李福南时语调中略有一丝激动。

德兴馆的买卖原来是李裁法的,但李福南和他的班底是杜月笙出面从上海德兴馆请来的,细论起来,李福南可以算是杜月笙的人。

冼耀文颔了颔首,“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对上海的德兴馆在本帮菜里的地位我有所了解,它的典故我也略知一二,我和吴焕英差不多,只能算是个饕客,对饭馆的经营一窍不通。

我有自知之明,知道外行领导内行容易坏事,也自认在用人方面比吴焕英舍得放权,吴焕英能放权给李林根,我也能放权给你。”

说着,冼耀文话头一转,“我看过账簿,昨天德兴馆的流水是1752元,这是算多还是算少?”

德兴馆的消费比不了英京酒家的150元鱼翅席,但单人消费能达到15元左右,绝不是街头的小馆子可比拟,28张桌子加3个包间,一天只有1752元的流水,都没必要计算翻台率,根本没意义。

李福南如实说道:“少。”

“按六成的毛利算,多还是少?”

“少。”

“好。”冼耀文颔了颔首,说道:“打明天开始,公司就不给你和小李师傅开工资,我把德兴馆包给你们父子做,李师傅你只需每天给公司交800元的承包费,过年期间生意寡淡的日子算15天,这15天不收租金,这样一来,你一年要交的租金是28万元整。

租金之外,公司还要分润利润的三成,生意好多分,生意不好少分,公司和你们一起承担风险,但无论生意是否能做起来,租金是不能少的,李师傅,你自己斟酌要不要接,我给你一刻钟的考虑时间。”

冼耀文话音刚落,李福南便斩钉截铁道:“冼先生,不用考虑,这买卖我接。”

“真不考虑一下?”冼耀文淡笑道。

李福南摇头,“不考虑。”

“好,打明天开始,德兴馆的一切事务我不会再插手,用谁不用谁由你,给伙计开多少工钱随你,你只需每天结束营业后往财务室交800元租金,一个月交一次利润。

要是确定了,明天过来立字据签合同,合同一年一签,做得好条件不变续签,做得不好,想必不需要我说你也能明白。”

李福南点头,双方达成了意向。

随后,李福南父子迈着轻飘的步子离开,仿佛捡了大便宜。

或许不用仿佛这个词,就是捡了大便宜,只不过,这个大便宜是建立在德兴馆越开越红火的基础上。

说白了,冼耀文是将鞭子交到李家父子手里,让他们自我鞭策往死里干。

一家德兴馆贡献28万的租金,以及未知数额的三成利润分成,已达到他的预期值,李家父子即使一年赚2800万,他也不会眼红。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数字他都精算过,租金、分红卡着红线,承包出去不会比之前自营的利润低,李家父子多得的那一部分,需要他们自己多干出来。

“菜要凉了,你快吃吧。”李家父子走后,孙树澄说道。

()

瞄一眼茶几上的菜,以荤为主,冼耀文摆了摆手,“你自己吃,不用管我,晚上我习惯吃点清淡的。”

“哦。”

“好吃吗?”

“还可以,比杨和生师傅做的差一点。”孙树澄拿筷子指了指油豆腐粉丝鸡,“这道菜还是李林根师傅做的最好吃。”

冼耀文轻笑道:“李福南原来只是德兴馆的大厨之一,跟杨和生这个德兴馆的灵魂人物自然没得比,李林根这位本帮菜的定调人之一就更不用说了。说起来,这里的德兴馆无非就是东施效颦,要按我的意思,还是换块新招牌慢慢创字号为好。”

香港这里和上海有关的消费场所,十之八九复刻了上海那边的招牌,好处是满足了旅港上海人的情怀,坏处是将自己圈禁在上海人的小圈子里,无形中排斥他地客人,和上海人形成伴生关系,上海人的消费能力没落,自然也就跟着没落。

丽池花园想要长久的经营下去,目前要做的是拉回流失的上海豪客,将“上海人”的消费潜力挖掘完,接着伺机进行去上海化,增强其他元素,例如闽南情调。

北角除了上海人,排在第二的就是福建金山阿伯、南洋阿伯,消费没有上海人那么凶,但绝大多数都是有钱人,不少上海人就住着福建房东的房子。

只是可惜这帮福建阿伯都是苦出身,家业是用命攒下的,除了置业,花起钱来抠索的很,想让他们撑起丽池花园的辉煌几无可能,丽池花园已经注定没落,折腾一下,无非是多续几年命。

说到底,香港还是岭南人的香港,此时的岭南人看上海人,大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味,香港未来的主要消费力量还是岭南人,上海style只会昙花一现,广东style才是经久不绝。

丽池花园即使做到去上海化,地处北角,也注定无法再创辉煌,真想把事业延续下去,还得另立招牌,去岭南生意人扎堆的地方,湾仔、尖沙咀。

或许将湾仔杜老志道前年成立的杜老志舞厅给收购了,立杜老志的招牌是个不错的点子,又或者再加一块中国城的招牌。

不等孙树澄回应,冼耀文的思维已经跳跃出去,在立新招牌那边晃了一圈,又回到丽池花园本源,去上海化的苟延残喘模式其实并不符合他的做事风格,将丽池花园的业绩冲到一个高峰,然后趁着价值高打包出售,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只不过这个想法要执行起来,需要耗费他一些精力,在没有更多的利益激励他之前,他真不想执行这个最吃力的策略,其实,去上海化也蛮好的。(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