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都市言情>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11章 援军急至大将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211章 援军急至大将出(2 / 2)

陆游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片刻之后,还是耶律兴哥嘿然出声:“还能如何?俺们仨是被撵出来了呗!”

李铁枪将茶盏在案几上重重一顿:“耶律二郎,你这话也是能在耿大头领背后说的吗?”

耶律兴哥嗤笑一声:“刘大郎是何等人物,你们遮遮掩掩就能瞒得住他了吗?要俺说,还不如明明白白,光明正大的互相交底,最起码还能让刘大郎高看咱们一眼。”

李铁枪复又默然不语。

片刻之后,还是辛弃疾说道:“大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辛字军和如林军了,而我们三人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配合耿大头领整军。”

说到这里,无论是刘淮还是陆游都恍然,刘淮干脆直接说道:“所以,你们这三个威望最盛,名气最大,功劳最高的头领要出来,才能方便他拆山头,整顿兵马?”

说罢,不待其他人回应,刘淮复又嘎巴着嘴巴说道:“这耿大头领当真奸猾,若其他人遭了此事,不说投奔忠义军,就算直接跑了也说不定。偏偏你们三人,辛五郎有志节,大铁枪有义气,耶律二郎有部族,倒也不怕被我扣住,真是好算计。”

耶律兴哥皱眉说道:“大郎这话俺就不爱听了,凭什么他俩又是志节又是义气,到俺这里就成了部族?就不能也夸俺两句?”

刘淮笑着说道:“那耶律二郎有责任心,为了部族殚精竭虑,如此可好?”

耶律兴哥挑了挑眉毛,虽然没在说话,但到底还是有些高兴的。

刘淮复又好奇问道:“五郎,在这个当口,耿大头领如何整军?难道是将大军拆散重组?那还有战力吗?”

辛弃疾摇头,然后给刘淮细细解释起来。

天平军这次整军,主要针对的是各个山头的头领,像辛弃疾这般散尽家财拉扯起来的军队,根本就是只知道辛弃疾,而不知道耿京。

而耿京要跟各个千人统领,百人将建立关联,将调兵的权力归到他一人身上。通过存优汰劣,让那些老弱病残卸甲归田,编练强者为正经兵马的方式,编练出一两万军队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再次出现听调不听宣的情况。

平心而论,这种相对温和的整军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好事,对于各个将领来说,不用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自然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

对于底层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绝大多数百姓跟着天平军不是为了战场上博功名,而是想过安生日子的。

但对于中层领兵头领们来说,原来我有三千兵马,现在你一整编,让两千人解甲归田,现在我就剩下一千了,而且各个百人将还对你耿大头领感恩戴德,这怎么得了?

压力层层传导,到最后一定会积压到大将身上。

所以,最大的三个山头此时脱离旋涡,可以将争执甚至内战消弭于无形。

而且,耿京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

要抗金!要杀金贼!要支援友军!

如果连这种事都要躲,那么天平军兴兵举义还为了哪般?

当然,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人得就有人失,耿京得了最大的好处,得了一言九鼎的权力,那自然就是面前这三人有所失了。

耶律兴哥还好一些,他依旧作为‘外样’而存在,他的部族虽然也会如汉人那般被安置,却不会打散编户,到底是有些独立地位。

辛弃疾与李铁枪干脆军号都没有保住,因为这两个军号的独立性太大了。

不过耿京也将自家有些犯忌讳的天王军改成了背嵬军,不光是为了给南边赵官家的面子,更是给足了辛、李二人的颜面,总算没有寒了死忠的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辛字军新的军号为踏白军,如林军新的军号为选锋军。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鬼才按照岳家军的军号取得。

刘淮心中暗暗吐槽,随即就看向面前三人:“咱们都是熟人,所以我也就不废话了。你们为客军,军需辎重自然由我军来供给,稍候还请陆先生与天平军辎重官做些知会。”

陆游点头,这原本就是应有之义。

刘淮复又说道:“缴获分配与斩首记功,如果天平军独立作战,就依照你们的来,我不干涉。如果与忠义军合力作战,则缴获盔甲战马军资按人数比例分配,金银财帛除去赏赐,五分入公账,五分全军均分,军官取倍,民夫取半,如何?”

三人左右对视一眼,辛弃疾点头说道:“大郎志若霜雪,我们自然是相信的。”

刘淮再次说道:“那此战我父未至之时,以我为主,我父抵达,我父为主,你们可有异议?”

三人知晓这是要他们表态了,连忙拱手应命:“谨从刘统制军令。”

“好!”刘淮说着指了指身后的舆图:“原本你们远道而来,应该歇息一日,但军情如火,现在东平军开赵在莒县被两千金贼正军包围,危在旦夕。你们需要最迟在明日,就得为莒县解围,能做到吗?”

“喏!”辛弃疾拱手应诺:“刘统制,若一千金贼来,我为统制吞之;若两千金贼来,我为统制胜之;若五千金贼来,我为统制当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