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你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
关上门。
孙志刚、陈露阳和军军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了看对方。
陈露阳有些忐忑:“姐夫,你不用出去送书吧?”
孙志刚无奈:“我送给收发室的田大爷,人家也看不懂啊。”
陈露阳小心解释:“能看懂的,我每一句都做了标注和音译,顺着是能跟着顺下来的。”
孙志刚:“露阳啊!咱们还是饶了田大爷吧。”
……
陈父攒了一辈子的钱,偶尔的零钱也都扣扣搜搜的舍不得用,全都用在家庭上了。
陈母一天天操心柴米油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四瓣,平时精打细算。
然而!
在知道自己儿子出书之后,
两个人几乎眼睛不眨的,拿着家里的小小存款跑去省大买了几十本英语书。
逮谁给谁发!
短短几天,
锻造车间和食堂的工友同志们几乎都快人手一本了。
几乎半个工厂的人都知道老陈家的孩子,不仅上了报纸,现在竟然还能出书!
这番义举有没有带动全厂同志的学习热情,陈露阳不知道。
但是陈家小院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那是犹如铺天盖地的潮水,一浪赛过一浪!
陈玲玲和军军就算了,
就连许久不曾摸起书本的陈大志,现在也戴上眼镜,时不常的就在家照着书上的英语来两句。
好不容易又到了周末,
作家陈露阳揣着赚来的100元钱的稿费,拿着日用百货产品展销会的入场券,高高兴兴领着陈母、大姐、小玲和军军出门去日用百货产品展销会。
陈父和姐夫两个人,一个忙着车间生产,一个要加班。
带领陈家老少的重要任务就落在了陈露阳的肩上。
如果说,之前的全国机械重工展览会是一场宣传性展览会,
那么这次日用百货产品展销会就是一次贸易性展销会了。
这次展销会上,南方各省各市的小商品工厂全都带着东西过来。
搪瓷杯、搪瓷盆、搪瓷盘子、手电筒、熊猫和小菊香皂、按扣,口琴……
摊位是一个挨着一个,各种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摆在摊位上,简直不知道有多热闹!
陈玲玲和军军第一次来这种地方,那真是眼睛看不够的瞅。
“妈,姐,那块有卖衣服的,咱们去瞅瞅啊!!”
陈玲玲兴奋的指着前面卖衣服的摊位,摇着陈母的袖子撒娇。
陈母和陈丽红看见那些衣裳,也是一个个看亮了眼睛。
只是可惜军军对那些衣服不感兴趣,
“老舅,他们说前面有卖玩具的,咱俩去看看玩具呗!”
军军扯着陈露阳的袖子,黑亮的眼睛充满了好奇和想往。
“走!”陈露阳痛痛快快的答应。
“妈,你领着我姐和玲玲去看衣服,我带军军去看玩具。”
“回头等我俩看完了,我领着军军去找你们。”
陈丽红严肃道:“我告诉你老二,你不行瞎钱给军军买这买那听见没?”
陈露阳笑道:“放心吧姐!我心里有数!”
说着,
陈露阳拉紧了军军的手,不放心的交代道:
“小玲啊,你把咱妈和咱姐看住了,可千万别把她俩整丢了。”
陈玲玲恶叨叨瞪他一眼:“你才丢了呢!”
一家人原地分开成两拨。
军军像只牵不住的小牛犊子一样,拉扯着陈露阳去了前面的摊位。
“铁皮青蛙?”
陈露阳瞧着地上摆着的一排排绿色的铁皮青蛙,眉毛登时挑了上去。
摊位上的发条铁皮青蛙只有手掌大小,绿色的,上面带着好看的纹。
摊位上,海铁皮玩具厂的男同志蹲在地上,将发条拧紧了之后一松手,
顿时,
青蛙就开始自己在地上左右扑腾起来。
这时候孩子们玩具极少,
军军的眼睛和注意力瞬间全都被青蛙吸引过去,蹲在地上就瞅了起来。
渐渐的,围观的小孩和大人越来越多。
“给!小朋友你试试~”
卖青蛙的男同志大方的将手里的青蛙递给军军。
“谢谢叔叔!”
军军眼睛一亮,小手接过青蛙,也学着男同志的样子拧动发条。
接着往地上一放!
小青蛙在地上一下一下的扑腾起来,乐的军军眼睛都弯成一条线。
这时候,
人群中一个小胖墩儿也跑过来,蹲在地上和军军一起玩青蛙。
陈露阳笑道:“同志,这小青蛙多少钱啊?”
男同志道:“二元钱一个。”
陈露阳:“这东西容不容易生锈啊?”
男同志:“不容易!我们这小青蛙外面都涂过油漆的,青蛙腹腔里面的铁皮都镀了锌,上了发条就能玩,弹跳力气大。”
“同志您要是看着好,就给孩子买一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