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亲娘要为他安排元服,这样的智商和情商,当真是不服不行。
“另有一件事,”南康公主笑容微顿,沉声道,“在你巡狩之时,桓熙重病。月前姑孰来信,言其熬不过两月。”
“阿母的意思?”桓容问道。
“桓济已去,按县公礼下葬。桓熙终为郡公世子,如果有那一日,当依郡公礼。”
论理,桓容登基建制,桓熙桓济等都该封王。偏偏桓容不下旨,朝中也无人提。桓济至死仍是县公,桓熙再是不甘,到头也只能是个郡公。
“朝中如有人言,就说是我的意思。”南康公主冷声道。
“阿母……”
“不必再说,照我的意思办。”南康公主强硬道,“至于桓歆,他想求道就让他去。我自会书信姑孰,在城外选址建个道观,让他成仙去。”
桓歆真心求仙也好,假意问道也罢,南康公主全当他是真想升仙。
桓济没有儿子,桓熙和桓歆却有!
桓容无意大婚,继承人势必要在兄弟子侄中选。如果封桓熙桓歆为王,日后定会生出不少麻烦。与其留下隐患,不如从源头掐死。
世人如何议论,她全不在乎。
为了桓容,南康公主甘愿担负这个恶名。
第二百六十八章改变
太元三年,五、六月间,南地连降数场大雨,江河水位暴涨,三吴之地隐现水患;北地数月未曾降雨,农人担水灌田,仍有麦苗成片枯死。司农上禀,并、蓟、青三州皆有大旱蝗灾迹象。
民为国基,粮为民本。
情况刻不容缓,南、北两地都是绷紧了圣经,到后来,巫士都被召进宫,日夜占卜天相,南地询问水患,北地则是求雨。
从都城派往各地的快马络绎不绝。
无论建康还是长安,此刻都不敢有半点大意。
咸安年间,三吴之地曾遇大灾,饿殍遍地。事后统计,竟有上千百姓逃离,村落成空,数年未曾恢复,对建康是不小的打击。
对长安来说,旱灾和雪灾都是寻常,常年风调雨顺才是怪事。但今年的情况不同以往,据各州送回的消息,这场大旱非同寻常,必要时,需开各地府库赈济。
南北两地都不太平,满朝上下都在心忧天灾。
这个时候,无论建康还是长安,都无心去找对方的麻烦。反而很有默契,互相递送国书,措辞分外的客气,就为避免天灾人祸同时发生,动摇王朝根基。
整个太元三年,两国边州意外的太平。
秦兵和汉兵巡逻相遇,偶尔还会颔首致意,彼此算得上友好,少有发生摩擦。
出现这个局面,实是天灾所迫。
按照桓容的话来讲,老天的心思你别猜,想破头也未必能想出个五四三二一。
封建迷信?
穿越这种神奇的事都能发生,自己头上还顶着个复制开关,身边更有扈谦这样的神人,偶尔迷信一回又有何妨?
目前两国相安无事,边界没有战事发生,不代表能一直和平下去。
为保证不出状况,即使出状况也能迅速应对,桓容连下数道旨意,以无地青壮充边州,丁男丁女皆可。
“凡移边州者,授田三十亩,免三年粮税。”
三十亩地的确不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