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铨选是吏部的老本行,真要选授官员,不是什么难事,朝廷当中别的没有,人是一抓一大把。
科道作为仅次于翰林清流的官职,含金量是很高的。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具京官和地方的两种属性。
从归属上来说,十三道御史都是都察院的官员,属于京官。
但是从实际的执掌上来说,他们负责的却是各地的巡查工作。
在升迁的时候,科道官员是按照京官的标准,外迁地方,可以直接升一级,如果考核为优等,调任地方可以越级拔擢。
与此同时,出巡地方,也可以被视为有地方经验,虽然和主政一方仍然有所差别,但是,也不会被视为只会夸夸其谈,不懂实务之辈。
所以说,御史这个职位,看似品级不高,但实际上两头占便宜。
真的要选人的话,挤破头想进来的人多得是。
王文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御史这个团体,实在太讨厌了!
上一次京察的时候,都察院对吏部的为难,他可都还记着呢。
所以,要补齐都察院的缺,王老大人是老大不愿意的。
但是,如果说,吏部有额外对于这批科道官员考绩的权力,那就大不一样了。
王老大人听完天子的话之后,已经开始盘算着,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该如何制定专门的考绩标准了……
第598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
关于清丈军屯田亩的问题,暂时便算是告一段落。
尽管,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选出去往各地的大臣,仅仅是第一步,清丈军屯真正的难度,远远不是他们坐在殿中可以想象的到的。
真正落实下去,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力,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
但是,说到底,那是兵部的问题,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重新将目光落回到于谦的奏疏上头,老大人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金濂身上。
清丈田亩,只是整饬军屯的第一步,看现在这个样子,除了兵部之外,掌握监察之权的都察院,也会全程参与其中。
这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按照于谦的这份章程,清丈田亩之后,接下来的主场,竟然是刑部的!
“清丈田亩的内容,包括各边镇的军田,民田,官田数量及其归属,对于隐匿,私藏田亩者,民田登记造册,按例纳赋。”
“凡登记在册之军田,官田,有私自侵占者,荒废不耕者,挪用军士耕种私田者,一经查实,不论官职,具就地免职,押回京师,由刑部主持,会同兵部,都察院审理。”
随着于谦不急不缓的开口,金老大人顿时成了一众目光的交汇点,这让在朝中当了许久透明人的金尚书颇有几分不适应。
和陈镒不一样,金老大人是到了武英殿中,拿到了这份奏疏,才知道刑部也要参与到这桩事情当中。
要知道,虽然说,刑部掌天下刑名之政,但是,这是针对于普通人来说的,一旦有了功名和告身,就不归刑部管了。
官员犯罪,有科道进行纠劾,一般情况下,用不到刑部参与,如果到了需要刑部干预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大案要案,需要三司会审了。
所以,金尚书这次来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刚刚拿到奏本,他才发现,在这次整饬军屯当中,竟然还有刑部的戏份!
要推掉吗?
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金尚书只短短的犹豫了一瞬间,就下了决定,道。
“敢问于尚书,方才所说的审理之人当中,不论文武,还是仅止于文臣?”
这句话金濂问的是于谦,但是,他的目光却落在了御阶之下。
因为,这原本就不是于谦这个兵部尚书,能够决定的了的事……
“不论文武,凡被御史纠劾者,俱行免职,由刑部会同兵部,都察院审理过后,视其罪行,再行论处!”
御座之上,天子的声音垂下,顿时让殿中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要知道,就像金尚书一直觉得自己会打酱油一样,在场的其他大臣也没有想到,天子这次会让刑部来审理牵涉到军屯的大臣。
或者更直接的说,老大人们根本没有想过,还要审理?
还是那句话,刑狱之事,针对的是普通人的,一旦有了功名和告身,成为官僚仕绅,那么就不归刑部管了。
更准确的说,事实上是不归任何衙门管了。
因为官职这个东西,是天子授予的,所以,要罢免或者处置有告身的官员,也同样只有天子有这个权力。
所以,通常情况下,官员犯罪,都是由科道纠劾,呈送天子,然后天子直接进行判罚。
换而言之,在这个过程当中,科道官员承担了前期收集证据,证明罪状的作用,天子承担了判罚的职责,分工清晰,根本没有刑部插手的余地。
但是现在,天子的意思,很明显是要在这个程序当中,再加一道程序。
即御史纠劾之后,官员免职,送交刑部审理,刑部审理结束之后,呈送天子,再由天子来判罚。
不得不说,这着实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这么做对于朝廷来说,仅仅是让程序复杂了,但是实际的状况却没有改变。
刑部即便参与了进来,也依旧没有判罚的权力,充其量,只是在御史纠劾的基础之上,再次复核案情,协助天子判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