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红色童年> 我的堂兄堂嫂旧篇整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的堂兄堂嫂旧篇整理(1 / 1)

我的堂兄堂嫂(旧篇整理)

堂兄是二伯父的养子,他的生父是二伯父在民**队时的好友,那是位山东大汉,在堂兄两岁时病死在这片黄土地上,他的坟向着东方。堂兄的生母将幼儿托付给二伯父,说是回山东老家安顿好就回来接,但从此杳无音讯,二伯父膝下无子,久等不来,孩子一天天长大,长到五岁时正值解放,便正式改了姓,成了我的堂兄。

堂兄比我大二十岁,初识他时,他已结婚,而我刚满六岁。他和我们本家兄弟不“连相”长得高大、英俊、强壮,眉宇间透着英气,五官棱角分明,忠厚中带着倔强,寡言,当过几年兵。村里的年轻人都很拥戴他,老人们也重看他,他乐于助人从不计较得失。他结婚后不久,二伯父便病逝了,家便由他继承下来了。

堂嫂是邻村嫁过来的,姓白,祖籍也是山东,身材姣好,容貌百里挑一。不知是谁的原因,他们一直没有孩子。第一次见我,二人异常喜欢,因为,惟独我和堂兄有几分相象,大概是缘分吧。堂嫂对我倍爱有佳,竭尽所能给我做好吃的,我最喜爱的是她烙的山东大煎饼,卷根葱,蘸上酱,香极了!

第一次到农村,第一次见堂兄堂嫂,也是我第一次吃农家饭,到第二年暑假,我便闹着要去,并住在堂兄家。白天,堂兄下地,我便和堂嫂在家,她做家务,我支个小桌在院里写作业,写完了便逗鸡惹狗追猫弄恶作剧。傍晚,堂兄收工回来,背起我往村西头的石渠去洗澡,他先给我洗,等到天将黑实四下无人时,给我擦干,让我换上堂嫂准备好的干净衣裤,令我坐在渠头的制高点帮他警戒,然后脱光下去洗他强壮雄健的肌体,在星夜中隐隐闪动,像一尊流动的雕像令我羡慕不已。等我们踏上归途时,村里已是户户闪烁出微弱的灯光了,堂兄象抓小鸡娃般拎起我,一把将我甩到他肩上,我便高高地骑在了他的脖子上,他架着我边走边低声哼着秦腔,我问:“哥,你唱得很准,白天咋不唱?”他微微扭过头回答:“哥唱得难听,怕人笑话。”到了家门口,他放下我,二人在院子就闻到了饭菜的香气儿,堂嫂早已点亮了油灯,在正屋摆好了饭菜,坐在灯下纳着鞋底儿,笑荧荧地抱怨着:“咋疯到这会儿?”微弱的灯光将堂嫂苗条的身影投射到了土墙上,我望着影子说:“姐,看你的身子变长了!”堂兄诡秘地笑着问:“好看不?”我点点头,堂嫂佯装生气地对堂兄说:“给娃胡教啥哩!”堂兄憨笑着低头开始吃饭,我又多嘴:“我不是娃,是弟弟!你们生的才是娃呢!”二人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堂嫂将针线活儿放在板柜上,平静地对我说:“吃了早点谁吧。”然后往灶房盛稀饭去了。堂兄压低了声音对我说;“不敢胡说。”从那以后,我再未说过类似的话。兄嫂疼爱我如初,但我总在睡下时想:他们这么爱小孩,为什么不生一个呢?

一次,堂兄的一位战友路过来看他,进门看到我便大声嚷着:“哥,你儿子都这么大了我咋不知道?也没给娃备见面礼!”堂兄红着脸说:“大嗓门!胡咧咧啥哩,我才结婚几年?哪儿来这么大的娃?”战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看着跟你像,忘了算日子了!”然后放声大笑。我从不怕生:“他是我哥,当然像了!”战友用他粗壮的双臂抱起我:“小家伙挺机灵的!听口音像城里娃。”堂兄从他手里夺过挣扎的我:“省城我九叔的心尖尖,五个姑娘,就这一个小子。”堂嫂从灶房端着方牌(放饭菜的木牌)进来,边往桌上放饭菜边说:“别只顾谝,吃面。”战友礼貌地对堂嫂说:“嫂子,一块儿吃?”堂嫂脸微微泛着红晕:“我这会儿不饿。”说完便拿起板柜上的绣花绷子进东屋去了。战友压低声问堂兄:“怎么还不要娃?”堂兄沉重地告诉他:“怀不上。”战友把声音压的更低:“没去医院查查,看是谁的毛病?”堂兄涨红了脸:“没去,都嫌怪。’二人同时看看我,不吱声了,三人唏溜唏溜地吃着面,我突然问战友:”大哥哥,你有小孩吗?”他笑到:“和你一样是个带把的,还比你大呢!”我不服气:“比我大也得叫我叔,他辈小,再说,你还是早婚早育呢!”战友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么点娃,怎么啥都懂?真是城里娃,见识广!”屋里又充满了笑声。

那年秋天,开学不久,堂兄堂嫂突然进城来了,我高兴极了!正值周末,星期天一大早,我领着他们去动物园,人又多又挤,堂兄便像在农村那样将我架到他脖子上,望着脚下的孩子,我非常得意,因为我有一位高大魁梧的兄长。周一一大早,哥嫂便随着父亲上医院去了,等我中午放学回来,父亲告诉我,他们看完病就直接到长途汽车站坐车回去了,我感到一阵失望,原本打算下午放学后和他们去照张合影,谁料想他们却走了,于是,我便从心里盼望着来年的暑假。

暑假又到了,我又是一连数日不出门,钻在家里赶作业,等到别的孩子在院里围坐着写作业时,我已经开始在院里疯玩,焦急地等待外出开会的父亲早点回来送我去长途汽车站。这一天终于来了,我背着书包,仅装上一个日记本和一个作文本,满脑子畅想,被父亲送上汽车,到广阔无垠的农村,去会我久别的农村小伙伴,去写我最真实的日记和最充实的作文,当然,更是为了去见我思念已久的堂兄堂嫂

夏日的正午,骄阳如荼,蝉儿攀在高高的树枝上,边吮吸着树汁边喊着渴,稍有一阵风它便降低音调拉长了大喊痛快。我和村里几个男孩村前村后疯够了,肚子也开始叫了,便各自回家吃饭,我依旧住在堂兄家,快到家门口时,远远看见堂嫂立在门前那棵我不知名的大树下,树上开满了红撄穗般的粉色团花,有几簇垂在她耳边,她身着白色的确良衬衣,下穿藏蓝布裤,脚上穿一双旧的但很干净的粗青布鞋,再近看,一条乌黑粗长的辫子从左耳甩至胸前,手里做着针线活,简直就是一幅织女下凡图;一只美丽的黑色凤蝶在她周围飞舞着,似乎在欣赏着她纯自天然的美,竟不自觉地落在了她旁边的花簇上,她轻抬素手,不慌不忙,用削葱般的纤细的手指轻轻夹住了蝶翅,我看的有些发呆了,她正欲放飞蝴蝶,我叫到:“姐!别放!给我,我要画!”二人回到屋里,她找来一根针,穿过蝴蝶的身体将它钉在了墙上,蝶儿扇动着翅膀,不久便慢了下来,成了又一幅“画儿”我从书包里拿出日记本,撕下一张,便照着画了起来,堂嫂已从灶房端来饭菜,她过来催我吃饭,看到我画的蝴蝶时,惊讶地叫起来:“呀!真像!”堂兄扛着锄头进了院子:“什么事那么惊的?”堂嫂出去接过锄头边往墙拐角放边说:“去看,你兄弟画的蝴蝶跟真的一样!”堂兄进屋站在我的身后,弯下腰端详着说:“哟!真的像,你还有这本事?!”我不理睬他们,仍认真的画着,堂兄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兄弟将来一定有出息。”堂嫂接着话茬儿:“可不是嘛!来,吃完饭接着画。”

自从堂嫂知道我会画画儿以后,她便经常让我帮她描花样,我还常到渠边、田头观察野花,回来后画在纸上,堂嫂便照着用三秦特有的乱针绣法,将它们绣在洁白的门帘上、枕套上,再随意地加上虫鸟作补充,粗犷的针法中又蕴涵着细腻,加之色彩素雅,看上去就像国画中的兼工带写,赋予绣品以鲜活的生命力。堂兄是这些作品的唯一评判者,那段日子,我们最大的乐趣便是我和堂嫂合作的这些绣品,是它将我们的感情更深一步地串在一起,成全了一个新的三口之家,缔造了生命的快乐,堂兄堂嫂也似乎有了孩子,是大自然以它博大、真实的美完成了他们的意愿。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夏天是最美好的季节,我总称夏天为“我的季节”在夏季短暂的岁月里,我非常珍惜每一刻,正因为过于专注地享受它,因此总觉得它十分短暂,就像孩子爱在夏夜里听童话故事,没等听完便睡着了,又像夜空划过的流星瞬间闪过,来不及梳理时光的造化,却因一时的疏忽,便将美梦遗失。

我在七十年代单调、贫乏但平静的日子里渐渐长大。好几个暑假我未去农村,因为我迷恋上了小说和电影,前者尚可随身携带,但后者却无法携之,尤其是新上演的影片是过时不补的。那时,我见到的第一台电视机,是父亲单位饭厅里整日上着锁的一台9英寸的黑白“小窗户”只有到了周末,才有幸一睹关在小木箱里的它的“风采”而且是几十甚至是近百人挤在一起仰视这“先进”的机器,它象个“贵族”般居高临下地向木讷的人们闪烁着骄傲的荧光。七十年代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除了写作业外,大致便是看电影、听半导体、读“红色革命小说”能蹭上电视看是件很奢侈的事。

我小学毕业那年,升学改成了春季制要等到来年春天我才能到就近的那所中学去报到,因此,那个暑假显得格外长。那年我十一岁,心理上有了一丝少年知忧的感悟,漫长的等待靠几部小说是难以应付的,于是心中萌生了告别童年的念头,而这告别仪式中一个主要的内容便是到久违了的农村去,去和朴实、单纯的乡村小伙伴告别,去和坦荡宽阔的田野做最后一次童心的交谈,去看望憨厚朴实的堂兄堂嫂,告诉他们我准备长大了,哥已经架不动我了,我打算长得和他一样高大、强壮、英武

时已入秋,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故乡之路。茂密的苞谷,像高大的绿色卫士,笔直地列阵于小路两旁,一直延伸到村头的小桥头,被老渠拦住,我迈上桥头,转身回首俯视那庞大的绿色阵营,胸中莫名的郁闷被吐故纳新,我童年的片段又被衔接上了。太阳穿过渠沿上高大的白杨树枝,照射在我已长高许多的身子上,早晨已撤出田野,把最明朗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眼前,沿着老渠向西走,已远远看见地北头堂兄家的院墙。我一边走一边想:哥嫂现在在干什么呢?他们看到突然出现的我会是什么表情?

下了渠沿儿,钻进高粱地向北穿行,垂下的高粱叶被我拨得哗哗作响,头顶偶尔还会被低垂的高粱穗儿“爱抚”一下,在我手舞足蹈地行进中,仿佛是在做着一场游戏,庄稼们也似乎有意和我“作对”不时地用叶杆儿阻拦着我,并不断地戏弄我,让我在焦急中油生一丝恼怒,并把我急于见哥嫂的兴奋心情撩拨得乱七八糟,但最终,我还是以胜者的姿态,顶着高粱花子钻出了这片“迷宫”站在了我久已思念的老屋的院门前。

院墙根儿下,长着些齐腰高的杂草,迎接我的是门上一把生锈的铁锁,我心中顿生一丝凄凉,望着眼前的一切我楞住了。隔壁本家的三婶坐在门前簸麦子,见到我便放下手中的活儿起身招呼:“我娃回来了,长高了!”我问哥嫂的情况,三婶脸上掠过一丝悲凉:“你嫂子前年冬里得了绝症没了,你哥难过,卖了家什回山东老家去了,屋里没人了。”我被这突然的打击弄蒙了,泪水如泉般涌出,我无法相信更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抽泣着问三婶:“我哥啥时侯回来?”三婶摇头叹气道:“瓜娃哩,老桩子都卖了还能回来?连你嫂子的坟都箍到娘家地里了,心伤透了,可怜哟!”泪水划过我的脸颊滴落到我脚下的黄土地上,我低下头仿佛要从黄土中找回堂嫂往昔的身影;我扭头看看门前那棵树,又好像看见堂嫂捉蝶儿那一幕,她身旁的大树变成了高大的堂兄,他们似乎在那儿等了我很久很久

三十多年过去了,堂兄如今应该是近六十岁的人了,但在我记忆中,他永远是那个强壮、高大、英武的汉子,那副曾无数次驮我的宽厚的肩膀,也永远是那么坚实有力;而堂嫂正如一只美丽的玉蝶儿,匆匆地飞来人世,留下美的印记,又匆匆飞走了。如果说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搜寻美好的篇章,有一页永远镌刻着我的两位亲人:我的堂兄和堂嫂。

盛顺丰

2003年4月三稿于西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