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王朝末年的荒唐怪象
话说国渊、氏仪、孙邵等人自投入魏哲门下之后算是如鱼得水。
尤其是魏哲先前刚封乡侯便征辟了几人,国渊等人也算是侯府元老了。
氏仪与孙邵本来在北海国一直寂寂无名,然而最近却俨然成为乡邻口中的青年俊彦,前来投靠、拜访的乡党更是不在少数。
幸好国渊等人都非凡品,还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
在魏哲备战三韩期间,他们算是将侯府操持的井井有条。
待魏哲改封不夜县侯之后,几人更是喜不自胜,庆幸没有看错人。
须知按照汉制,列侯所食邑为侯国。
前汉时期,列侯均可立国,即使食一乡、一亭者亦不例外。
但本朝中兴之后光武帝规定唯有县侯方能立国,乡侯、亭侯皆不能如前汉一样由旧县析置乡、亭而立国。
当然,所谓立国自然不是指割土封疆,而是代表一种尊位。
可即便如此,对于汉人来说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荣耀了。
国渊等人与魏哲之间,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君臣关系了。
不过国渊等人再秉持忠义,在得知魏哲的想法后还是忍不住一惊。
毕竟如今的大汉还没有经过董卓和袁绍的轮番蹂躏。
朝堂威望尚在,汉室人心尚存,还不是诸侯并起的时候。
国渊当即便忍不住眉头紧皱道:“敢问君侯,为何……会有此念?”
没办法,谁让魏哲的想法实在有点太大胆呢。
见此情形,魏哲也没有意外,当即无奈道:“我亦不欲如此,可天子有令,为之奈何?”
此言一出,国渊等人顿时都懵了,他们万万想不到竟然还和天子有关系。
一旁的戏志才见状这才解释道:“天子欲灭高句丽,使人暗中授意明公,以两年为期。乐浪太守范大雅亦是为此事而来!”
见戏志才这么一说,国渊等人越发震惊了。
好家伙,这些个消息简直一个比一个炸裂!
幸好,几人都是一时英才,很快便捋清了这里面的头绪。
简单来说,就是天子欲在两年之内灭高句丽,但并不提供其他支持。辽东郡独臂难支,故此魏哲无奈之下只能合辽东诸郡之力以图高句丽。
当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之后,国渊等人忽然有些同情自家君侯了。
辽东郡的实力他们也清楚,比起来甚至连乐浪郡都不如。
天子竟然想让辽东太守去灭了高句丽?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
被逼到这个份上,也难怪自家君侯会如此剑走偏锋了。
一念至此,国渊沉吟片刻之后当即果断道:“既如此,还请君侯先扩充侯府,否则以当下府中人力,实在难以统筹辽东诸郡之力。”
氏仪与孙邵两人也很快就进入状态,当即就如何更好的统筹调配辽东四郡一属国之力建言献策,甚至将魏哲所言的捉生士都纳入其中。
于是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议之后,魏哲终于有了一个完善的方案。
……
相比于乡侯而言,县侯的属官就要完善多了。
乡侯有的县侯都有,并且还设有郎中令、典书令、典卫令、典祠令、学官令、牧长、谒者、中大夫、典医丞、典府丞、治书、舍人等职。
其中如谒者一职,便是作为侯府使者往来四方,传递侯府指令的。
典卫令则是负责护卫之责,司掌兵之职。
典府丞则是负责管理侯府财货,治书则负责处理一些律法事务。
至于舍人则是侯府中最基层的小吏,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俗务。
所以魏哲无需搞什么新制,不夜县侯府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班底。
只不过以往这些都是虚职,多被县侯用来赏赐亲朋故旧罢了。
现在魏哲准备变虚为实,那么这些属官自然就派上了用场。
比如按照国渊的建议,可命典卫令协调辽东四郡以及辽东属国的用兵之事。
至于当下最迫切的裁汰耕犁、推广耧车一事,则可让典府丞统筹。
反正无论是兵事,还是农事,侯府都有人员可以对接。
如此,辽东一体,两年灭高句丽还真很有可能!
……
翌日,玄莬郡,高句丽县。
官邸内,只见玄莬太守卞毅满脸错愕之色。
“这魏公威莫不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