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玄幻奇幻>诡三国> 第2449章作文以会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2449章作文以会友(1 / 2)

不得不说,在任何朝代,平等和自由,或是类似旳话题,比如人权什么的,都会吸引一大堆的人附和,并且还很容易的站上道德的高位,让自身具备悲天悯人的味道,并对于他人所作所为理所当然的指指点点。

很多人都清楚,人生下来,就没有所谓平等和自由。

富贵钱财不均就不提了,就算是都在同样一个地方,同样一个家族,甚至同样一个大家庭里面,凭什么旁人长得就能身高腿长,到了我这里就是个矮腿粗?凭什么旁人就是貌美如花,到了我这就剩下了如花?凭什么旁人就能天生聪慧上课一听就懂,而我还要做上十遍八遍的习题依旧搞不清楚?

这不公平!

可问题是大部分的事情,即便是生老病死,在后世的科技发展之下,也会渐渐的变成不公平的形状,更何论是在汉代?

青龙寺被鼓动起来的这些家伙,真的是为苍生而请命,为百姓鸣不平么?

很显然,并不是。

可偏偏有人就会装糊涂,觉得要大谈公平,抨击恶政,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文士之风,才能算是领悟了圣贤之意

于是乎,装糊涂的故意带着一批真糊涂的,倒是在青龙寺之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潮来。

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的王朝在建国的时候,都有一套治理的模式,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而这个模式,又是常常会处在变动之中。

汉代起初的制度,带着鲜明的秦朝特点,其主要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来源并且继承了商鞅的那一套,基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的设计理念。在汉初的政治家之中一直都在强调着夫农,天下之本也,并且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以农为本的思想,所形成的治理模式,在自给自足的耕织结合的小农所有制上得以体现,并且得到了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是有这样的制度,才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发展,而是先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的条件,才催生出这样的制度。

在战国末期,大量的旧贵族集团在战争当中失败,除了大量的土地被释放出来之外,其原本依附在旧贵族旧庄园体系当中的大量佃户,刑徒,奴隶被恢复了人身的自由权,并且在汉初还有特别的赦免令,表示但凡是因为饥饿而自卖为奴的,一律赦免为庶人。

有大量空闲的土地,有大量渴望获取小块土地耕作的这些人,才有了汉代初期自耕农数目蓬勃发展,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得以实施的基础。

由于汉初之时,地主阶级并不发达,甚至在文景的期间内,甚至号称无兼并之害,从皇帝到军功勋贵,再到地方官吏,都是依靠着拿取小农经济的赋税过日子,于是在史书之中常见某某食多少多少户的记录。

故而在汉初,小农经济政治模式确实好,不扰民的政策确实有道理。

当下呢?

各地土地的兼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高度,大量的人口被庄园豪强隐匿起来,所有的产出不再归于国家进行统筹分配,而是被截留到了地方豪强的口袋里面。地方豪强甚至企图用他的财富和人口来收买,威胁,恐吓国家要按照他们的意愿来修改律法,以获取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然后周全这些家伙呢?

上来就高调唱着人权,表示自己是收到歧视的一员,就像是他们从来没有歧视过任何人,也没有剥削过平民百姓,之所以到了青龙寺振聋发聩的振声表示各种议论,就是为了天底下这些不公之事,不平之人伸张正义一样,是大公无私的典型,是圣贤子弟的传承。

实际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光面堂皇之下,隐藏着贪婪卑劣的嘴脸。

或者换句话说,是典型的双标狗。

像是大汉立国一开始的时候,感怀天下百姓在战争当中的苦难和不易,觉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很有道理,表示各地官吏要善待百姓,不能摆出高高在上赐予的姿态。可是到了后面,就有一些人开始觉得,这些王八蛋的百姓怎么就不懂得感恩呢?要让百姓感恩,要让这群贱民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每年都要专门有一个时间来做感恩节,像什么国一样,要这些该死的家伙来学会感恩

吃着喝着吸着血这一些人,有没有感恩过劳苦百姓的劳作不易?连嘴皮子上的感恩都懒得说了,还想着反过来让承担了最大最繁重的百姓去感恩主子的赐予?

斐潜的新田政有没有问题?会不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肯定有,也肯定会。

斐潜推动的考试制度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在过程当中并不能展现出某些人的真实水平?

也肯定有,肯定会。

但是,还是回到之前的那句话。

这个世界上会有平等和公平么?

绝对的,当然是不可能有,但即便是相对的,也是相对当中能有一点相对,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而大多数,就像是周全鼓动起来的这些人一样,在享受超等待遇的时候闭着菊花屁都不放一个,但是稍微有些不公落在他们头上,便是叫嚣着恨不得全世界都知晓。

这是大汉士族子弟阶层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缩影,他们对于制度的不满,并非是真的就觉得这些制度有问题,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委屈,他们期待着自己与顶层的人平等,同时又觉得底层永远都要应该比他们低一级,或是低几级。

因此当这些人聚集在一处的时候,不管是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表现出那么的奇葩。

就像是当下在青龙寺,被周全鼓动起来的这些人,以为聚集个十几二十个就能代表了全大汉,嗡嗡嗡的一堆牢骚,其实就是在指责斐潜,表示自己是人才,只不过被斐潜所忽视,然后明珠蒙尘。

天嫉英才啊,老天爷,这太不公平!

唱诗歌来发牢骚,基本上来说都是士族子弟的必修课,但是他们有没有办法像是屈原那样既有充沛的文采,可以做出千古传承的佳作,有没有那种若是不公就以死抗争的决心,也就只能相互聚集在一起,互相舔舐着,以慰藉其弱小的心灵。

当这些人叽叽歪歪的时候,也并非没有任何人反感,毕竟在青龙寺之中,也不全部都是失败者联盟,更多还是想要上进,想要抓住机会的人。对于想要升级的人来说,公平不公平反而并非是关注的重点,而是有没有升级的渠道!

就像是后世常常有一句话,如果现实当中能够显示进度条,必然人人都有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成为大宗师!

因此这些渴望晋升的人基本上来说,都不去参合抱怨牢骚什么,甚至觉得有些无聊和生气。骠骑将军斐潜又没有强迫所有人都去考试,他只是给与了这个机会,不想去或是觉得不想要拿骠骑俸禄的,就不去考试就是了,这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又想要拿俸禄当官,又不想要担责任,还不愿意努力,甚至连点最基础的个人能力都不达标,这又有什么牢骚好发?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沉默的螺旋,并不会主动上前叱责或是反驳,所以周全的这一小撮就越发的声音大了起来,仿佛成为了全世界的代表一般。

可是有个人,就觉得周全等人碍眼了

这个人,是祢衡。

说实在的,祢衡一开始来青龙寺的时候,多少还有些不情愿。毕竟祢衡多少还带着一种文人的清高的,不为金钱折腰的理想和风范。

但是到了青龙寺之中之后,他却隐隐的有些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各种思想的碰撞,各样辩论的激昂,这不仅是在平原郡里面没有的,甚至连邺城之中他也没有见到!

这其实就是一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平原那个地方,算不上差,但是也说不上多么好。即便是邺城之中,也是仅有一小部分的人才能谈及温饱,更多的人,就算是冀州士族,都还在曹操统治之下有一种随时会被颍川士族所欺压和顶替的恐惧不安,又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和祢衡探讨争辩一些学术上的问题,经文当中的理解?

然而在长安这里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青龙寺之中,或者说,是自从骠骑将军将尤二派遣给他作为搭档之后

嗯,反正祢衡就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说职位上他是允二的副手,但是祢衡认为自己才是主事的哪一个,怎么,有错么?然后他就发现,允二竟然也开始有滋有味的听着青龙寺的这些人辩论了,虽然允二在大多数时候,根本听不懂。

这很明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