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光绪中华> 有关历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关历史上的撤旗事件和琅威利其人(1 / 2)

北洋海军的洋顾问琅威理

最称职的外籍雇员

海军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抵御侵略的功能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既要侵略中国,又愿意向中国提供军事顾问;清政府则既要发挥外籍雇员作用,又要维护本国主权――这真是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从两次担任北洋海军总查的琅威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矛盾关系的详尽体现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1879年,李鸿章委托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海军部访觅顾问时,曾纪泽便推荐说,琅威理新近将送炮船来华,此人“诚实和平,堪以留用”这年9月,英国海军上将古德路过天津时,李鸿章与他谈到择派兵船熟手,古德也说琅威理明练可靠11月,琅氏护送四艘“镇”字号舰抵津,李鸿章与他晤谈数次,又看他调阅操演,甚为满意,便当面延聘,月薪白银600两

琅威理表示,他来华任职,第一,须有调派弁勇之权;第二,须向英国海军部请假并获允准;第三,中国方面须与英国海军部商妥,将他在华服务年限作为海上服役年资,不能影响他在英国海军中的升迁李鸿章请曾纪泽与英国海军部洽商,但海军部犹豫不决,一则是不愿其现役军官为中国训练军队;二则琅威理既为中国所聘,应该留职停薪,海上年资亦当暂停计算此事陷入僵局直到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及海关官员赫德、金登干等人出面活动,才使事情有了转机

1882年秋天,琅威理来中国任职,头衔是副提督衔北洋海军总查(他在英国的军衔是中校),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琅威理治军严格,办事勤快,认真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为海军官佐所敬惮中法战争爆发后,琅威理因英政府宣布局外中立而回避去职,请假回国1886年1月应邀重返中国此时他已升任英国海军上校,故月薪增至700两

1886年5月,醇亲王巡阅北洋,以琅威理训练有功,授予二等第三宝星并赏给提督衔以后李鸿章在发给琅威理的文电中,常用“提督衔琅威理”或“丁琅两提督”的称呼

由于丁汝昌不熟悉海军事务,舰队训练多由琅威理主持接触过他的人说:“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尝在厕中犹命打旗语传令”丁汝昌在琅威理第一次辞职后曾说:“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人品亦以琅为最平日认真训练,订定章程,与英国一例,曾无暇晷即在吃饭之时,亦复手心互用,不肯稍懈”“琅亦深得各管驾、弁兵之心,于今尚有去后之思”他日夜操演,官兵请假离船甚难在他的作风影响下,无人敢出差错军中流传着“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在其任内,北洋海军的训练水平达到了颠峰

“撤旗事件”始末

1886年,琅威理重返中国在服务合同中,中方要求琅威理承诺在五年内将中国海军的训练提升到国际水准,并且必须应允在战时帮助中国作战,除非作战对象是英国对此项条件,英国外交部和海军部还有不同意见,琅威理与中方的关系也似乎没有中法战争前那么融洽他认为在中国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授权

1890年2月,北洋舰队南下避冻24日,丁汝昌率“致远”等四舰至南海一带操巡,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督带“定远”、“镇远”等舰在香港维修3月6日,“定远”管带刘步蟾忽然降下提督旗换升总兵旗,表明自己是舰上的最高长官琅威理责问:“丁提督离职,有我副职在,为什么撤下提督旗?”刘步蟾答:“按海军惯例应当如此”琅威理立即致电李鸿章,对自己的地位提出质问北洋海军提督旗图形为黄灰黑蓝红五色,角上饰以锚形而总兵旗为黑、绿、红三色这就是著名的“撤旗事件”

3月7日,李鸿章致电北洋海军第二号人物,左翼总兵林泰曾:“琅威理昨电请示应升何旗,《章程》内未载,似可酌制四色长方旗,与海军提督有别”制四色旗是调和折衷之语但李的电报,明确表明了北洋海军只有一个提督6月25日,北洋海军返回威海,丁、琅一同赴津,与李鸿章面谈撤旗事件李鸿章明确以刘步蟾为是,琅威理当场提出辞职,李鸿章接受了他的请求

琅威理回国后,逢人即诉说其在华受辱8月18日,中国驻英公使薛福成电告李鸿章,英国外交部已电驻华公使复查此事,并考虑撤退全体在华英籍人员薛问“能否转圜?邦交有益”20日,英国公使华而身向李鸿章询问琅威理辞职缘由李鸿章指出“中国海军称琅为提督,乃客气用语”22日,他又致电薛福成,指出“琅威理要请放实缺提督未允,即自辞退向不能受此要挟外部等或未深知,望转达似与邦交无涉”

11月4日,英国拒绝了李鸿章另聘英人为北洋海军顾问,以代替琅威理的请求,并召回在旅顺港服务的英国人诺加,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留学生中英之间的海军合作关系进入低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收藏本站( Ct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