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日>女生频道>刚毅坚卓的他们> 第371章 义不逃责,素位而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371章 义不逃责,素位而行(2 / 2)

汤一雄从抽屉的深处拿出一沓绿绿的传单,上面硕大的字体写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口号,诸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汤一雄用手指轻轻摩梭着的这些传单,神情中有无限怀念:

“这都是我以前偷偷带回家的传单,那时候我弟弟一介顽皮,趁我不在偷偷翻我的书桌,就翻到了这些传单。他那时已经八岁,颇认得一些字了,他问我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共产党’,我当时实在是有些害怕,不但没有好好回答他,反而对他很凶,我警告他绝对不能把见到的东西告诉父亲和母亲,他当时委屈地掉了眼泪,但还是乖乖地什么也没有说,也再没有趁我不在的时候到我房里来过,即便是我让他过来,他都怯怯的,绝不靠近书桌。现在想想,我这个当大哥的还真是不像样子。”

“等他长大以后,你有的是机会讲给他听,他一定会理解的。”

汤一雄点点头,露出了有些无奈又有些释怀的笑容。

离开柿巷四号的时候,汤一雄执意要送陈确铮,两人便沿着华山南路向西,走到华山西路再向北,一路走到了翠湖。

三月的昆明莺飞草长,无风的湖面上映出的倒影跟风景本身毫无分别,湖中已见荷钱出水,汤一雄身手矫健地一跃坐在湖边的栏杆上,陈确铮也跟着如法炮制。

两人就这样在湖边静静地坐了许久,汤一雄终于开了口:

“今天我父亲批评你了吧?”

陈确铮咧嘴一笑,没有说话。

“你别太往心里去,他会这样说你,足可见对你期望很高。”

“我明白。”

“因为我是长子,自幼父亲就对我寄予厚望,父亲让我铭记祖父汤林给汤氏子孙留下的十六字家训: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我祖父汤林是光绪末年的进士,虽然为官一方,然而其时适逢乱世,列强环伺、朝局动荡,我祖父难免日日忧心。

父亲告诉我,祖父最喜欢庚信的《哀江南赋》,在父亲小的时候,他时常能听到祖父用黄梅话一遍一遍地诵读,他听多了便也烂熟于心了。在我懂事后,父亲便也开始教我诵读《哀江南赋》,我至今还记得儿时夏夜父亲用蒲扇为我扇风,哄我入眠,嘴边喃喃诵读的也是《哀江南赋》。那时我年纪小,虽然很快便可倒背如流,对其中的含义却不甚了了,如今亲身经历了颠簸流离之苦,对《哀江南赋》有了切身的理解,才知道为何祖父和父亲对它如此喜爱。

父亲还说祖父一直告诫他: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父亲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我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长大的,我认为父亲实现了祖父的期待,而我却还远远没有做到,不过我一直都谨记‘义不逃责、素为而行’,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我想父亲今天之所以会批评你,也是希望你‘义不逃责’,身为你的先生,他不希望你辜负了你的才智,浪费了宝贵的学生时代的光阴。”

陈确铮叹了口气:

“你根本无需跟我说这许多,先生的用意我怎会不明白?就是因为明白我才会愧疚,在这一点上,我做的远不如你。你实现了你父亲对你的期待,倘若先生知道了你所做的一切,一定会更加为你骄傲的。”

汤一雄摇摇头:“我做得还太少了。”

汤一雄突然从栏杆上跳了下来,双手用力抓着栏杆,对着湖面旁若无人地大喊起来:

“且夫天道回旋,生民预焉。余烈祖于西晋,始流播于东川。洎余身而七叶,又遭时而北迁。提挈老幼,关河累年。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况复零落将尽,灵光岿然!日穷于纪,岁将复始。逼切危虑,端忧暮齿。践长乐之神皋,望宣平之贵里。渭水贯于天门,骊山回于地市。幕府大将军之爱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见钟鼎于金张,闻弦歌于许史。岂知灞陵夜猎,犹是故时将军;咸阳布衣,非独思归王子!”

就在陈确铮还沉浸在《哀江南赋》的沉郁之中时,汤一雄突然伸手指着远处,兴奋地说道:

“陈确铮,快看!”

陈确铮朝着汤一雄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群野鸭正朝自己的方向游过来,七八只通身黄色的小鸭子紧紧跟随在母亲身后,时而埋头清理自己的毛发,时而好奇地左顾右盼,所到之处荡起一片涟漪,一派春江水暖、春意盎然的生动景象。

陈确铮有些惋惜地说道:

“你要是把相机带来就好了。”

汤一雄摇摇头,伸出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比成了一个取景框:

“已经拍下来了,在我心里。”

双更达成!

季节变化,大家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啦!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收藏本站( Ctrl+D )